第四十四回 宝镜熠熠天目透,渌水悠悠蒙顶香(第2/5页)

(按:吴仙人指西汉人吴理真。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精选了七株茶树,移植到蒙顶山五峰之间一块凹地上。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这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吴理真则因为是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茶祖”。)

光波翼插问道:“如何叫作正贡?”

小二道:“这正贡茶是皇帝爷用来祭祀的,只在贡茶院中这七株仙茶树上采摘。每年春茶采摘之时,刺史大人便会择选吉日,率领乡绅僧众,祭拜神明,然后再由十二名采茶僧沐手、薰香后采摘。这十二僧人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份,每人只能采摘三十个芽头,十二人共采三百六十芽,象征一年三百六十日。采下的芽头被送往智矩寺西龛甘露茶坊精心炒制,称作‘礼焙’。那三百六十片芽头,每一片都是单独烘焙,制成后的贡茶装入银瓶,装箱封印后进贡给皇上。据说皇上本人也没吃过这正贡茶。”

“那皇上吃的是什么茶?”光波翼又问。

小二道:“蒙顶五峰上的茶树虽说不及那七株仙茶,却也是茶中极品。每年智矩寺的僧人将蒙顶五峰的春茶采摘后,制成二十八斤散茶,上品不过数斤,叫作‘石花’,作为‘帮贡’;下品乃颗子茶,作为‘陪贡’,这二十八斤帮贡、陪贡茶才是皇上吃的茶。”随即压低嗓音说道:“不瞒大爷,在咱蒙顶楼,只要出得起银子,不但能吃到与那二十八斤贡茶一般的好茶,还能吃到那七株仙茶树上采摘的极品。”

“此话当真?”光波翼故意问道。

“小的怎敢欺骗大爷!”小二躬身道。

“你们茶楼怎会有这些茶?”光波翼怪道。

小二讪讪笑道:“这个,请恕小的不知。”

光波翼呵呵一笑,道:“好,稍后我们便尝尝这里的仙茶。你再说说,如何是这蒙顶楼第二绝。”

小二见光波翼答应品茶,心知必是个富客,当下笑吟吟指着墙上道:“大爷请看。”

光波翼与黑绳三顺着小二手指,见墙上挂一条幅,上书: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相与还。

乃是白居易的《琴茶》一诗。

光波翼问道:“莫非这蒙顶楼的第二绝是琴曲《渌水》吗?”

小二竖起大拇指赞道:“大爷果然是有见识的人。咱蒙顶楼有位青阳姑娘,既精通茶道,又弹得一手好琴,尤为擅长《渌水》一曲。青阳姑娘人也长得极为标致。这蒙顶茶号称禅茶,来这里的客人大都说是为品茶参禅而来,可是依小的看,懂得品茶的人能有几个?参透禅机的人便更加不可得了。小的说句放肆话,我看十人之中,倒有九个半人是为着青阳姑娘而来的。”

光波翼听罢哈哈大笑道:“说得好!我既不懂茶,也不懂琴,更不懂禅,不过这青阳姑娘却是要见上一见。”

小二忙打躬道:“哎哟大爷,您老千万别多心,小的可不是说您二位。”

光波翼道:“不妨不妨,你去叫人收拾两间最好的客房,晚上我们便宿在这里。”

“好咧!两位慢用,小的这就去准备。”小二笑得满面春风,转身退下。

黑绳三与光波翼侧头相视,二人便举箸而餐,故意有说有笑,尽说些本地的新奇事物,便好似初到此地的旅客一般。

用过饭,小二早将二人的行李、房间安排妥当,来请二人道:“青阳姑娘已备好了琴、茶,恭候两位大爷。”

二人随小二来到二楼一间雅室,见那室内分为里外两间,陈设竟极为质朴,离地数寸的矮榻之上铺设一席,席上置一张原木色的小方几,几上摆着各色杯盏茶具。与榻相对的临窗屋角处还放着一个铜火炉,另外一个屋角则摆着两个大水罐。

小二躬身道:“青阳姑娘马上出来,请两位大爷稍候。”说罢转身出去,将门关好。

里间门上仅有一布帘,此时布帘已然被掀起,款款走出一位年轻女子,一身天青色绡裙、短襦,肩上一条蓝色披帛垂地,显得十分清新脱俗。再看那女子,眉目细长,肤白唇红,举止娴雅有度,态度风流而不失端庄,果然是位美人。

青阳一见二人,竟自有些诧愕,或许并未料到两位客人竟是如此英俊潇洒。青阳笑着向光波翼与黑绳三二人施礼道:“让两位公子久候,青阳罪过。”说话不急不缓,声音颇为动听。

二人也还了一礼。青阳请二人坐在上首,自己对面侍候。

光波翼开口问道:“在下有一事请问姑娘,我见这蒙顶楼内外修饰皆极尽豪华之气,为何这间茶室却如此简陋?”

青阳回道:“回公子话,此间既为茶室,便为品茶而设。所谓品茶者,不过赏其色、嗅其香、品其味,故而不能令这室中陈设太过奢华而掩了茶的色、香、味。非但室内陈设力求简朴,便是妾身也不能着华服、擦香粉,以免糟蹋了好茶。”

听青阳如此一说,光波翼发觉青阳身上果然并未散发出脂粉香气。

青阳随即问道:“可否请教两位公子尊名?”

光波翼道:“在下独孤翼,这位是墨公子。”

青阳莞尔一笑道:“独孤公子、墨公子,请问两位要品哪一样茶?上品石花三百两银子一座,中品黄芽二百两银子一座,下品颗子茶一百两银子一座。即使是下品的颗子茶,也比外面的极品好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光波翼怪道:“别处吃茶皆是论炉、论釜或论壶,这里却如何唤作一座?”

青阳道:“这蒙顶茶不同别个,蒙顶茶乃禅茶,吃一回茶便如同参一座禅,故而唤作一座。”

光波翼笑道:“照青阳姑娘此说,吃的茶越好,便越容易悟道喽?”

青阳也笑道:“那就要看各人的根基造化了。”

光波翼说道:“好,那就请姑娘为我们上一座上品石花。”

青阳含笑答应一声,又道:“寻常吃茶多以釜煎,这石花却要用水点着吃最好,不知公子想要智矩寺的甘露圣水,还是要扬子江心之水?”

“此二者又有何不同?”光波翼问道。

青阳道:“俗话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很多人都说以扬子江心之水点茶最妙。只是那扬子江心之水,岂是容易打来的?运到这里便更加不易。故而若用此水点茶,须另外再加五十两银子。其实智矩寺的甘露圣水也很不错,以这两种水点茶的味道虽略有不同,却也难说孰胜孰劣,端看个人喜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