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卫东一号启航(第3/4页)

躺在床上,李卫东没有多少睡意,脑海中再度回想起傻柱不经意说的一个信息。

更准确的说,这个信息是傻柱从李副厂长那里听来的。

当时对方安排了小食堂,招待一个客人。

傻柱进去送菜的时候,两个人正在小声商量着什么,在来人后,两人便默契的停止。

可即便如此,傻柱也隐约听到了一个词:农场。

因为他知道李卫东就在农场工作,所以就上了心,可惜后面就算他偷听了几次,也没听到什么。

而李卫东跟那位本家李副厂长也打了几次交道,知道对方属狐狸的,算计比较多。

对方突然提起农场,由不得他不多心。

当然,也可能是杞人忧天。

但傻柱提供的这条消息,还是有些价值的。

如果之后农场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最起码有了一个怀疑方向,那剩下的验证就简单了。

毕竟对他来说,只要有了方向,就等于锁定了结果。

将这件事情记在心里,李卫东闭上眼睛,快速进入沉睡状态。

第二天醒来,李卫东只觉得精神抖擞,有几分擎天之力。

昨晚那点醉意,早就消失不见,甚至没带来半点影响。

在家里吃了早饭,李卫东便出门,正好碰到三大爷站在门口,似乎望着他停在门口的吉普车出神。

“三大爷,这是瞧什么呢?”

虽然两家有怨,有仇,但李卫东也没有假装没瞧见对方,甚至还微笑着打招呼。

阎埠贵听到他的声音,也扭头看了过来。

“我昨天下班回来,看到这辆吉普车就知道你回来了,这是单位给配的?”

阎埠贵不经意的问道。

“我就一个小队长,哪里配得上吉普车,就是有点事情借单位的开开。”

李卫东微微一笑。

这辆吉普车是配给训练基地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给他使用的。

之前因为图方便,所以就直接开了回来。

现在来看,以后还是继续骑自行车吧。

如果天天把吉普车停门口,他哪怕身正不怕影斜,可影响终究不好。

哪怕他身正不怕影斜,以他现在的身份,也配得上这辆吉普车,但目前巷子里的人可不清楚他升任副大队长的事情。

这件事情,并未公开宣传过。

除了因为训练基地是二级保密单位外,还因为他的年龄太小,容易引发议论。

如果他那副大队长的身份弄的人尽皆知,估计很快就得搬家了。

但到目前为止,哪怕他在准备后路,可还是没打算搬走。

主要是这边知根知底,关系什么的都已经铺好。

换个地方,还得重新适应。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李卫东是不会搬家的。

而且有些事情并不是搬家就能解决的。

跟三大爷打了声招呼,李卫东便开着吉普车离去。

门口,三大爷看着吉普车远去,又瞧了瞧左右没人,才呸了一口。

李卫东开着吉普车先去训练基地转了一圈,算是签到,然后直接来到第六农场。

大门口的狱警见自家副队长隔了一天又过来,还有些惊奇。

毕竟按照往常的习惯,这位副队长露一面,往往会消失一段时间,完全神龙见首不见尾。

很多新来的工人,甚至都还没能见过这位只存在传说中的副队长。

“卫东,有事?”

不但门口的狱警有些新奇,就连正好在附近的赵海峰也有些疑惑的上前,看着从吉普车上下来的李卫东,忍不住问了句。

“队长,瞧您说的,我来上班啊,能有什么事情?”

李卫东反驳。

自己好歹也是第六农场的副队长,正儿八经的那种,来上班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听到他的话,赵海峰脑袋差点没转过弯来。

似乎,是这么个理。

但为什么听上去这么别扭?

“周副教导员?”

赵海峰迟疑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

毕竟在他眼里,如今第六农场唯一能吸引李卫东的,估计就是这个对象了。

虽然两口子在一个单位,都担任干部有点不太合适,但到目前为止,两人还没有结婚,尤其是在很多人眼里,李卫东迟早会离开,也不耽误什么。

“队长,在您眼里,我就是这种儿女情长的人?”

李卫东理直气壮的看着赵海峰。

不能凭空污蔑他的名声。

“怎么会呢。”

赵海峰摇头。

但看他的神情,就差写着是。

“队长,不瞒您说,我最近一段时间打算把温室大棚搞起来。”

李卫东也没有瞒着,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

监狱审讯情报组那边,有向天明在,加上常庆波也在不断放权,他这会过去反而不好。

而训练基地,他刚刚去烧了把火,那帮训练成员现在正憋着一股劲准备超越狼牙特战小队,把名字刻在荣誉墙上,根本就不需要人监督。

况且,有陈侠跟王宏伟这一武一文在,也足够了。

就算真出点乱子,他就在农场,十几里地而已,跑着都能赶过去。

同样不需要担心。

而且剩下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数来数去,也就只有第六农场这边的温室大棚值得他上心了。

他必须得在这边有成果之前,把人设彻底立起来。

农场开垦的土地还等着他改良的甘薯。

村子里那边,估计现在已经展开大会战,正热闹着。

为了即将到来的卫东一号,李卫东也得上点心。

“温室大棚?不是已经搞好了吗?你不在的时候我还去看过,那边负责看管的技术员说,目前甘薯的长势不错,接下来给咱们农场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当秧苗还是不成问题的。”

赵海峰疑惑的说道。

“队长,这才哪到哪呢?如果只是为了给农场弄秧苗,干嘛费这么大功夫?我希望的是,这次温室大棚能够成功培育出优质的甘薯来,不管是抗旱能力,还是产量,最少也得提升百分之三十。”

李卫东直接下了一个远大目标。

百分之三十看似不多,早几年,亩产万斤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报纸上经常报道出各种匪夷所思的粮食产量,那是一个比一个能吹。

但赵海峰又不是那种什么都没经验的,他作为农场的队长,对种地还是有一定研究的,所以他很清楚改良以后的甘薯如果能够增产百分之三十,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

如果谁真能改良出这种品种的甘薯,什么青史留名,什么挂红花,游长街都是应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