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错综复杂(第2/2页)

从这一点上来说,罗绮出面举荐张睿,倒是不算奇怪,不过……

“那这件事,又和陈懋有什么关系?”

“回皇爷,这张睿在京中奔走了许多日,但是,收效甚微,毕竟,他此前是高谷的门生,而高大人此前和王少师……有些过节,京察毕竟是吏部执掌,张睿和罗阁老虽然交情不薄,但是,罗阁老一开始也不愿趟这趟浑水。”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并不难理解。

罗绮虽入内阁,但是,他在朝中的人脉,资历都不够,而且,即便是在内阁当中,他也算是新人,想要掺和铨选这档子事,当初王翺和陈循在任的时候,都被王文硬生生顶了回去,别说他一个区区排名最末的大学士了,怕是奏疏刚上,就会被王文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所以,是陈懋插手了?”

拧着眉头,朱祁钰开口问道,舒良点了点头,道。

“据奴婢得到的消息,张睿此前和宁阳侯并没有太深的牵连,就是逢年过节会送些例礼过去,此次张睿入京,去拜访过宁阳侯一次,但是,也没有待多久就走了,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得知了张睿四处碰壁的消息之后,宁阳侯却主动去了一次张睿的住处。”

“二人谈了大概有一个时辰,具体的内容不详,但是,那次之后,第二日,陈懋便又去了一趟罗阁老的府邸,随后第三日,罗阁老举荐张睿的奏疏,便到了内阁。”

这样吗……

朱祁钰低头思索了片刻,越发觉得事情复杂的看不太清楚了。

这些消息汇聚起来,的确像是张睿在陈懋的帮助下,说服了罗绮,让他答应举荐自己。

但是,这中间仍然存在问题,第一,没有实证,目前能够得到的消息,只有张睿,陈懋,罗绮他们几个人之间相互拜访过,但是,具体的谈话内容无从得知,这就导致,他们现在的结论,都只能是合理的推断,而不能确实。

其次就是,陈懋作为一个勋臣,插手文臣的铨选,动机何在,就算是他有自己的目的,那么,罗绮又为什么要帮他和张睿,要知道,陈懋这个侯爵的身份,在文臣当中的作用有限。

这次的事情当中,明面上,陈懋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这也就意味着,在朝堂上,陈懋并不能给罗绮什么帮助,罗绮举荐张睿,要面对的来自王文的压力,依旧只能他自己来承受。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整件事情当中,除了罗绮,还有陈循,如果说,张睿走的是陈懋的门路找上了罗绮的话,那么,此前,他根据锦衣卫的消息所猜测的,陈循通过高谷这层关系,将张睿收归门下的猜测,就与此矛盾了。

于是,沉吟片刻,朱祁钰又开口问道。

“除了这些,还有没有什么更确实的消息,另外,陈循和张睿之间的联系,查了吗?”

闻听此言,舒良也是踌躇了一下,才道。

“回皇爷,陈尚书和张睿之间的联系,奴婢也查了,不过,并没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张睿入京之后,的确是去拜访了几次陈尚书,但是,二人每次见面,哪怕是私下,也基本都有旁人在场,而且,张睿去罗阁老府邸的次数,要远多余拜访陈尚书的次数。”

“唯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得知罗阁老举荐了张睿之后,陈尚书趁一次厚朝的机会问了几句,虽然只知道是和张睿有关,具体内容不详,但是,当时四周还有不少其他的官员,没谈多久早朝便开始了,所以,应该没有谈的太深,除此之外,奴婢没有查到,陈尚书和罗阁老有什么过密的交往,还请皇爷恕罪。”

没有什么过密的往来吗?

朱祁钰轻轻敲着面前的桌案,心中仍旧是有谜团未解。

如果说,这次早朝上,罗绮和陈循的举动不是提前商量好的,那么,难道说是这个张睿两头投靠?

这倒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很快,朱祁钰就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测。

就目前陈循在朝中的情势来看,他要找的不只是帮手,更重要的,还是给清流一脉再物色一个接班人。

如此一来,那么陈循对这个人选首要的标准,就是他的派系立场要明确,不能谁都想依靠。

否则的话,陈循是不可能竭尽全力帮他的……

不过,就在朱祁钰眉头紧锁的时候,舒良想了想,又开口道。

“皇爷,奴婢之所以觉得,这件事情是在背后捣鬼,还有一个原因……”

“说。”

于是,舒良躬了躬身子,斟酌着开口道。

“奴婢查到宁阳侯可能和此事有牵连之后,便想起之前成国公对奴婢说的,那次关于海贸朝会上,宁阳侯突然出手维护他的事情。”

“这件事情,宁阳侯事先并没有和成国公通气,成国公也并没有请宁阳侯帮忙,所以奴婢想着,这件事情或许和太上皇有关。”

“于是,奴婢又去找了孛都留下来的,如今在英国公府的那两个蒙古护卫,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大约在几个月前,他们曾受其木格之命,送过一封密信到宁阳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