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剖析(第2/2页)

雨村被害了,土器屋贞彦被杀了,松尾和久美子自杀了,大町中弹身亡了,中桥和冬子被关进了监狱。作者通过这些人的悲剧性结局告诉人们,在这个社会里,不仅那些心地善良、诚实而富有正义感的下层人民难以生存,就是中小资本家、中小官僚,正义而富有美好理想的科学家也不免成为大政客大资本家升官发财的垫脚石、牺性品。它说明,这个社会对名取龙太郎和本田义和之类的统治阶级上层人物来说是天堂,而对被统治阶级的人民来说却是地狱。作为工具的冬子和中桥以杀人凶手名义逮捕归案,而策划杀人的真正元凶却逍遥法外。

这部作品告诉读者由野心政客和大资本家结合起来支配一切的这个社会结构是黑暗的、腐败的,正是它在腐蚀着人们的灵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数不清的悲剧。作者运用逻辑推理的艺术手法,层层揭开了高度物质文明社会的种种黑幕,最后使读者深刻认识到自由社会并不自由、高度物质文明社会的精神并不文明。

这部作品在情节安排上曲折多变,繁而不乱。由土器屋和雨村一同登山开始,分成两条线索展开,一头写雨村的科研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失踪和寻找过程;一头写土器屋大搞美人计,和信和财团明争暗斗,被谋杀和破案经过。两条线又用冬子“替身”之恋的爱情纠葛连接起来。最后又回到故事开头的云雾迷漫的深山老峪,以案情真相大白,久美子殉情身亡作为结局,巧妙地铸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部作品善于刻画人物形象。有时用工笔画的手法,精描细绘;有时用写意手法,抓住特征几笔勾成。心理刻画和行动描写,交替并用。各种人物的鲜明形象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而且尤善于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比如“幕后军师”名取龙太郞和“幕后太上皇”本田义和躲进酒楼,举杯祝贺“杀婿夺产”的胜利时,仅用三言两语就把他们那玩弄权术、阴险毒辣的谲诈嘴险,维妙维肖地勾画出来了。

作者本人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对山景四季变化观察入微,所描写的日本阿尔卑斯山岳风光,婆娑多姿,真实动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腐蚀》不论就其思想性或艺术性来看,都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它摆脱了为推理而推理,单纯“解迷”、“斗智”,追求惊险神奇的老框框,重视了小说题材的社会性和现实性。通过典型事件,运用推理手法,层层深入地剖析各个阶层的思想行为,抨击社会的黑暗现象,鞭挞丑恶灵魂,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这部作品所展示的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生活场景,时代气息十分浓厚。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当代日本社会情况。

这作品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作者虽然在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里、提出“腐蚀的结构”这一关键性问题,但没有指出解决社会矛盾的途经,展现出解决社会矛盾的力量。

译者 1981年11月

(全文完)

OCR、二校:hezhibin

精校:暮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