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3/3页)

“霍瑞斯·齐特林?”贝莉尔惊呼,“他可太让人吃惊了。”

“真的吗,韦斯小姐?”伦维克中校问,“昨晚我挺震惊的,他有点……有点……”

“紧张?”贝莉尔提示,“喔,亲爱的!他的酒品可真不太好。不过即便当他要拍我一掌时我也没放在心上。他还告诉我许多戏剧界过往的奇闻轶事,都是无价之宝呀。不过当然了,都是口头流传的东西而已,”她兴奋地喘了口气,“我都等不及要回伦敦去和朱迪·莱斯特、尼克·法伦、萨姆·安德鲁斯他们分享了。我……”

“贝莉尔,”丹尼斯轻声提醒。

贝莉尔戛然而止,指尖按着腮帮子:“我不说废话了!”她像是自言自语,“不说废话!”可她那嘴角的弧线依然扬出一个恍惚又激动的笑容,整个人像脚尖点地般飘飘然,完全是坠入爱河的典型症状。

“你看,伦维克中校,”丹尼斯说,“齐特林先生绝非恶徒,但我却弄不清他的心理状况。”

“此话怎讲?”

“当你告诉他这一切都是恶作剧,并未发生什么谋杀的时候,他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就像个被夺走玩具的孩童;然后他获悉波雷果真就在本地,却又消沉得整夜都在痛饮威士忌。”

“你想不通吗?”伦维克严厉地说,“但我了解。纯粹是幻想作怪!”

“你的意思是?”

“齐特林总是乐于——他们很多人也都一样!——将波雷视作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嗜杀女性的浪漫人物。可如果你将一具尸体抛到他们脚边,溅他们一身泥水的话,”他做了个残忍的手势以示强调,“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当死亡如影随形,直视双眼的时候,幻想委实不值一提。”

伦维克中校停了停。

“齐特林不打紧,福斯特先生,他只是老了,而且又笨、又孤单。谁能摸清一个孤独之人的内心世界呢?”

随即是一阵怪异的沉默,三人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伦维克踏过那些信纸,来到右边那扇和昨晚一样敞开的窗户前,默默注视着窗外笼罩在阴沉天幕下的高尔夫球场。

“真的很抱歉!”贝莉尔迸出一句。

“为什么?”伦维克没有回头。

“我——我不知道,”贝莉尔无助地说,“请务必无视我今天的胡言乱语。我很开心,你知道么,我开心极了,所以就语无伦次。布魯斯……”

灰色窗帘突然随风飞起,他们这才发现通往走廊的房门被推开了。乔纳森·赫伯特挽着他妻子克拉拉·赫伯特的胳膊,几步走进屋里,口中还念念有词,好像是在祈祷。

二人尚未开言,丹尼斯便嗅到了些许悲剧的不祥意味。

赫伯特先生面色阴沉冷静,明显有话要说。而赫伯特太太(丹尼斯之前仅仅是在火车上瞅见她一次而已)却一副受了沉重打击后无语凝噎的模样。近处看来,她是位高个金发女子,年近五十,至少从相貌上看来比身边她这灰头发的丈夫要年长不少。他们像两个孩子一样呆呆站了半晌,赫伯特先生略显古怪地用手臂环绕着妻子的腰部。

“乔纳森!”克拉拉·赫伯特低声催促。

赫伯特先生舔了舔嘴唇。

“我们衷心希望,”他说,“诸位或许可以帮我们一个小忙。”

伦维克中校回过神来:“什么情况,老伙计?”他蹒跚着腿向二人走来,差点被翻倒的写字台绊个跟头,话里话外强烈的同情心颇出乎丹尼斯的意料,“怎么?出什么事了?”

赫伯特先生又舔了舔嘴唇。

“达芙妮和布魯斯·兰瑟姆私奔了。”他说。


①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1758——1805),英国一代海军名将,被视为“英国海军之魂”。纳尔逊12岁即作为军校生加入英国皇家海军,三十余年服役生涯中战功赫赫,1797年在英国与西班牙舰队的圣文森特角海战中一战成名,被授予爵位。1803年纳尔逊出任地中海舰队司令,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身亡。

②这是一句天气谚语:Red sky at morning, Sailors take warning,与我们常说的“朝霞不出门”是一个意思。

③希腊岛屿,位于地中海东部。

④斯图卡式轰炸机(Stukas)是二战时期德国的一种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