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页)

婉慧眼底闪过一丝惊喜,“真的?”

她穿着漂亮衣服,可想到大姐还在家里遭罪,她就想哭。

现在听到大姐也能来,那点难过立时没了。

江舒涵点头,“当然是真的。”

婉慧这才欢欢喜喜吃了糖。

过了几日,江舒涵和陈月娘一起去东市买菜。

今天是婉月过百日的日子,江舒涵打算庆祝一翻。

江舒涵在县城不认识什么人,所以不打算请客,但她打算做一桌好吃的为婉月庆祝一下。

两人跨着篮子买了大包小包东西。

出了东市,迎面碰上原身的弟弟江永。

这次并不是巧合。

两人刚出来就被江永逮了个正着,“哟,大姐,你这是发达了呀?怎么不想着带带弟弟我呀?”

江舒涵对江永没有半分好感,“带你?想让你再卖我一次吗?”

要不是因为给江永娶媳妇,她爹至于会把她卖给周家吗?别人都是娶,她却是卖,天生就低人一等。

江舒涵示意陈月娘先离开。

陈月娘自然知道江永是个混不吝,担心她吃亏。

江舒涵安抚他,“没事。你别担心。”

陈月娘这才一步三回头走了。

江永笑嘻嘻上前,“大姐,我们好歹也是一个爹生的。你要是真的攀上好人家,怎么也得想想我这个弟弟啊。”

江舒涵摇头,“我没有攀上好人家。你主意打错了。”

说完,她也不理会江永,直接进了一家成衣铺子。

这铺子卖的都是女装,江永没法进去,只能守在外面。

江舒涵进去后,从后门走了,江永久等等不来,硬要闯进去,掌柜这才告诉他,江舒涵已经从后门走了。

可怜江永得了周大郎准信,在东市守了半个多月,竟然这么快就让江舒涵溜走了,恨得直跺脚。

江舒涵匆匆忙忙回了家,不免又有些烦躁。

这古代可真是坑爹。幸亏她遇到是江永,要是遇到原身的父亲。一个孝字,恐怕她就得被对方按得死死的。

到了家,张大山正在门口转圈圈,看到她回来,忙迎上来,一脸喜意,“江夫人?我刚刚去了东岳楼,路上遇到人回租我们院子的牙纪。他说附近有一处院子价格非常便宜。房主急等用钱,想卖。您要不要买下来啊?”

江舒涵看了他一眼,诧异道,“谁说我要在此处安家了?”

张大山比她还懵,“您不打算住在县城?那东岳楼的生意怎么办?”

江舒涵掐了下手指,“我打算去京城。这地方太小,亲戚太多,万一遇到江家人,还有得纠缠呢。”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又揶揄道,“你也是一样的。要是你爹娘知道你们日子好过了,恐怕又得上门问你们要钱了。你难道就真的忍得下那口气?”

张大山半点没有体会江舒涵的良苦用心,反而理所当然道,“那是我爹娘,他们生我养我,给他们钱还不是应该的。”

看来受封建思想破害的人不止原身一个,张大山同样如此,江舒涵无话可说,“你这么想,我可不行。我不能让别人来做我的主,当我的家。我的孩子是我的宝贝,我生下她们是来世间享福的,不是来遭罪的。”

张大山被她的话触动,足足愣了好几秒。

这古代以孝治天下。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儿女。哪怕父母叫孩子去死,孩子也不得有怨言。

张大山早就习惯了,但是他没想到竟从他这辈子最敬佩的人嘴里听到这截然相反的话。

他嘴笨,也不知该如何辩解。难道要他跟夫人说,你说得不对。生孩子不是来享福的,是让他们来家当牛做马的。这是养牲口呢?

江舒涵让张大山去打听进京的事儿,自己在琢磨怎么才能将大丫买回来。

周家已经有了十两银子,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卖孩子。而且再过几个月,粮食就能收上来了,周家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难不成真得等两年后,周大郎做生意赔了钱,家里入不敷出,她才有机会将大丫买回来?

江舒涵忧心忡忡,到了食不下咽的地步,陈月娘以为她是担心江永再次找上门来,忙宽慰她,“夫人,您别担心,大不了,我以后不去东市买菜。我让别人帮忙捎回来。他总不可能一家家搜吧?”

江舒涵还真不担心江永,在前世他将原身的孩子卖了之后,原身把他家烧了。他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媳妇也跟人跑了。

她担心的是招娣,想了想,她最终把自己的心事与陈月娘说了。

陈月娘理所当然道,“夫人,何必花那个钱?您可以直接把招娣抱回来啊?”

江舒涵怔住了,陈月娘却觉得这主意不错,“乡下孩子哪有不干活的。你只要趁招娣去捡柴禾的时候,将她带回来。到时候咱们去京城。离这儿隔了十万八千里,周家人就是知道孩子是你抱走的,又能怎么样?”

他们没有路引,根本出不了城。

江舒涵一听,对啊,她是被前世那些法律束缚住了。

她也是招娣的娘啊,明知道招娣在周家当牛做马,过得不好,她凭什么不能抚养招娣。去他的封建社会,她才不在乎这狗屁男尊女卑的条文呢。她要真的事事遵守古代思想,她不就跟原身一个样了吗?

她有了主意后,开始琢磨怎么让招娣的户籍落到她名下。

既然她打定主意将招娣偷回来,那就不是转户籍,而是无中生有了,这可就得走关系了。

张大山得知江舒涵的打算,二话不说找东岳楼许掌柜帮忙。

许掌柜得知他们要进京,有些急了,“那黄金饼怎么办?我这生意支起来了,你们突然不干了,这好像不厚道吧。”

张大山一想也是,只说他回去问问夫人。

许掌柜也知道他做不了主,便放过了他。

张大山回了家,问起江舒涵的打算,江舒涵让张大山告诉许掌柜,自己打算卖方子。

许掌柜自是喜不自胜,很积极帮江舒涵办好了招娣的户籍。

卖完方子,江舒涵让张大山买了一辆马车。

第二日一早,张大山赶车,江舒涵坐在马车里,两人出了城一路直奔周家村。

别看招娣只有八岁,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招娣每天早上都要到河边打水洗一大家子的衣服。

虽然现在天已经暖和起来,可也才六七度。周家为了节省柴禾,让招娣在冰冷的河水里洗。小手冻得生了冻疮。

江舒涵瞧着可怜,忍不住落下泪来。

河边有好几个妇人也在洗衣服,瞅见岸上站着个有钱人家的夫人,不免多瞧了两眼。

江舒涵对其他人充耳不闻,她蹲下来,喊招娣的名字。

招娣听到声音回头,一下子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