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5页)

这夜,胡家死伤人数不下百余。作为报复,五天之后的一个傍晚,胡家的新首领胡明理率人明火执仗打入田家村落,放火烧房,并将田家老族长田道宽用乱石击毙。随后将其长子田德义活捉吊至大树,用烧红的铁烙其股,针锥其眼,直至开膛剖肚……

胡、田两个家族公开的、正规的战争进行了整整七年。在这七年中,田家“德”字辈、“东”字辈的男人几乎死绝,胡家“丰”字辈、“明”字辈的男人们也折损大半……

田家铺的土地上浸透了鲜血,一片片老坟之中又添新坟。

当他们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当他们双方都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他们便结伴成群地外出讨饭!

他们宁愿死,宁愿讨饭,也不愿丧失自己的骨气!

第2节家族战争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曾文正公破天京,剿灭太平天国,被大清圣上寻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次年五月,奉大清圣上之命督办直鲁豫三省军务,剿杀捻军;七月进驻安徽临淮,旋即移驻江苏徐州府。

为剿平捻乱,曾文正公在以徐州府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十余县内屯扎重兵,同时下令村村寨寨深挖沟壕,广修寨堡,坚壁清野。

田氏家族一看曾文正公大兵在此,认为时机已到,当即奔赴徐州府,向曾文正公告了一状,说胡氏家族乃捻匪余孽,作恶多端,经年骚扰地方,应予剿灭。胡氏家族也不示弱,他们仗着手中的地亩契书和前任知县的安民告示,反告田氏家族是刁民顽匪,挑起械杀,按律当诛。

曾文正公会同地方官府做了一番查访之后,三次升堂问案,最后,奏请圣上,做出裁决。

曾文正公认定:首先,胡氏家族参与捻乱,罪不容赦,按大清律当斩。然而,考虑到胡家元凶团总胡丰礼已在械杀中死亡,且余下团民自动退出乱党,垦荒为生,捻党多次联络亦未相从;故而,可不予追究,但,领头械斗者当诛。其二,田家族人协助朝廷剿杀捻匪,其志可嘉,诛杀团总胡丰礼并家族人等十八人之事可不予追究,但,其后之械杀实属目无朝廷、目无纲纪,械杀之首要分子亦须严办。其三,田家铺地亩由官府重新分配,胡、田两家应各守地界安居乐业,重新挑起械杀者,格杀勿论。

裁决做出之后,宁阳县衙在官兵协助下立即着手执行,遂将胡家新首领胡明理三人抓捕处斩立决,旋又将田家两个地痞押入县衙,杖八十,枷号示众。

半个月以后,曾大人率大队人马亲临田家铺,为胡、田两家重新分配地亩。此事在民国五年宁阳知事张赫然续修的《县志》里曾有过记载。《县志》中写道:

时五月,艳阳高照,田野碧绿,曾相国立于马上,以手捻须,默思良久。顷刻,鼓炮齐鸣,相国于鼓炮声中策马疾驰,从胡家区与田家区正中之田园穿过,相国马蹄踏过之处,乃为界线;身后众官吏随即洒下白粉,以作标记。

胡、田两家的地界就这样划下来了。

这是曾文正公的一个绝大成功。

是年,胡、田两家经宁阳地方绅耆的撮合,集银数百两,共同为曾文正公建了一个“相国立马碑”,后人们便把它叫作分界碑。以这个分界碑为起点,一条田埂修起来了,田埂便叫分界埂。后来,分界埂两边的居民越来越多,分界埂渐渐被踏平了,于是分界埂又顺理成章变成了分界街。进入民国以后,分界街竟成了田家铺的主要街道,由于双方的戒备与防范,大家都不愿接近街面,这条分界街便一直保持着宽阔的路面。

尽管口称皇恩浩荡,相国英明,可胡家族人的心里有数,在这场官司中,他们是吃了亏的。因为他们反叛过大清朝廷,大清朝廷便偏着田家;曾文正公杀了胡家三条汉子,却没杀田家的一个鸟人,这是极不公道的。

他们第一次想到了要读书、要做官,要让胡家的后人们登科入第,在朝廷、在抚宪衙门、在县大衙做官;只有做了官,才能从根本上制服田家,才能洗清他们参加捻乱的耻辱。

这年,胡德龙十七岁。

这年,胡家的私塾开办了。胡德龙和七八个十岁上下的孩子们在一起摇头晃脑地念起“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曾国藩曾文正公的到来,使这个犷悍的胡氏家族由尚武而转向了崇文。

同治十年(1871年),胡德龙终于进学为徐州府增广生。

光绪十四年(1888年),胡德龙由胡氏家族捐纳而得贡生之名分。

是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属下之候补知县纪某在宁阳东面的青泉县设局办矿。宁阳境内也出现了开小窑的热潮。

胡家和田家纷纷挖起了小窑。

在这期间,曾国藩曾文正公亡故,胡、田两家因争地界又大打过两回,胡家惟一的贡爷胡德龙大显身手,先是施之以拳棒,继而走府上县,竟将一场官司打赢了,一举而成为胡氏家族的领袖人物。而田家则推出田德义之长子田东阳为新族长,与之抗衡。

家族战争继续经年不断地、以零星的、小规模的形式进行着……

最终改变这一现状的,是近代大工业的出现。

民国元年,天津人李士诚来到田家铺,广收小窑,置买矿地;铺铁道、立大井,筹办大华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胡氏家族和田氏家族深感震惊,他们恍惚都觉着这个世界要发生点什么事了。早年,他们也开过窑,可不是这么个开法;这个李士诚,这个大华公司和他们不是一回事。于是,他们第一次站在了同一个角度,同一个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

在田氏家族看来,胡氏家族是外来户、是客民;而在胡氏家族看来,大华公司则是外来户了。田家铺人的遗风也渗进了他们的血液中,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外来户身分,极一致地和田家族人一起反对起大华公司来。

然而,不管田氏家族和胡氏家族怎么反对,大华公司的大井还是立了起来。民国三年春上,大华公司正式开工生产,运煤小火车顺黄河故道大堤驶进了宁阳县城,旋即苏鲁豫皖四省饥民纷纷涌至,下窑开采,一时间将小小的田家铺挤得满满登登。

其时,新任的宁阳知事张赫然率先做了大华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的地方顾问。

胡贡爷、田二老爷这才有些惶惶然,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自知靠自己的力量决不可能与大华公司抗衡,遂在李士诚发出聘书之后,也先后做了大华公司的地方顾问。田二老爷的远房兄弟田东勤干脆到公司自包一个大柜,召请田家的后生下窑;胡贡爷也不甘示弱,暗地疏通,让族中亲信在公司包工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