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红公子的前世今生晏几道(第2/2页)

她们都老了吗?

她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朴树《那些花儿》

小山说,自己的词章中记载的那些悲欢离合,“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而这电光石火般袭来的前尘往事,却每每让小山猝不及防,这位痴情的词人敏感而脆弱的心,总是被回忆击个正着。这打击蔓延开来,痛彻心扉,这疼痛,永远无法平复。

当落花遇见落花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江南遇见了故人——乐师李龟年,那个在帝国全盛时期,经常在达官贵人的筵席中展露的李龟年,于是,就有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曾经烂漫的春景已经成为不堪回首的记忆,被尘封在生命最隐秘的一角,但是,当代表那段记忆的那个人再次蓦然出现在眼前时,心中的惊喜,或者酸楚、兴奋,或者感伤,又有谁能够说清说尽?老杜一句“落花时节”,将帝国的衰败与人事的沉浮囊括殆尽,诗歌也就在此时戛然而止。诗贵含蓄,词擅铺排,老杜没有具体言明这旧友相逢时复杂的情愫,而小山却用词将两朵落花相遇时的心情告诉了我们。

繁花开放的日子,就是“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的日子。女子的笑靥浮在满斟的酒杯上,秀色可餐,更可佐酒。面对这样的佳人,这样的夜宴,怎能不催人一饮而尽?酒场如战场,但并无战场的血腥,而只为那美人的盈盈一握,浅浅一笑。于是,在这个战场上,“拼”的目的,只是那也已然透出醉意的红颜。凤箫声动,彩袖翻飞,竟不觉月已西斜;歌喉婉转,团扇遮面,迷蒙之中,只感到脸上拂过的阵阵香风。

可是,这一切都已经成梦。自君别后,与君同梦,梦中,与你一样,期盼着相逢之日,想再次见到你,如你想再次见到我;希望你不能离开我,正如我不能离开你。可是,注定的花落使相聚已成往事,多少次,“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却总是在看见你楼头红袖的时候,又悚然回到萧瑟的现实。只有嗟叹“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以为今生的相聚已成泡影,谁知道,在这个花落时节,造物却又将飘零的你我聚在了一起,难道真的是美梦成真?

小山举起了烛台。

这一照,照出的是惊喜,还是苦痛?是欣然,还是悲怆?小山没有说,只是告诉我们,他害怕,害怕这相逢还是在梦中,与那些他曾经无数次做过的梦一样,当他的手颤颤巍巍地伸向那只熟悉的小手的时候,又会悚然惊醒,眼前只有空空荡荡的天花板。

不是梦,是真的相逢。也许,正是以前做过的那些梦终于感动了苍天,于是安排下这次意外的会面,安慰小山如落花一般的心情?

可是,当一朵落花与另一朵落花不期而遇的时候,那些早已尘封的前尘往事却更如一把尖刀,毫不怜惜地插入双方心灵最柔软之处。

这是怎样的相逢啊!当年同驻枝头的喧闹此时成为定格画面的背景,可是这喧闹衬出的是更深的寂寞与悲凉。今晚的月,似乎也和那晚一样;今晚的风,似乎也与那晚相同。所以,今晚之后,注定就是和那晚之后一样的离别。唯一不同的是,那晚之后,经过了多年的世事风雨,我们终于在今晚重逢;而今晚之后,接踵而来的离别,也许就是永诀。

从前的那些梦,总希望能够变成现实,可今晚的现实,倒不如让它就是一场梦。梦无法成为现实,心中有深深的悲哀,这样的现实,却让小山感到心底升起的悲凉。

我们每个人,不过是造物的玩物,连弄臣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