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6页)

“是啊!老郭书记,您想得远,看得高啊!”

“我们的心里都拿不定主意,您说说该怎么办吧!”

“叫我说?”郭广西的目光在众人中慢慢移动着,“在座的几十人当中,首先年龄不符的一大半,学历不够又去掉一部分,能够参加竞争的就屈指可数了!”

“是啊,是啊!”

而此时坐在人群中的十五村村委会主任耿学成一言未发。其实,自从广播里听到县委要在川坝乡直选乡长的消息时,他的思绪一刻也没消停过。昨天一夜,翻来覆去,通宵未眠。当然,在村干部中,他是最具实力的一个。无论是年龄、学历、经历,他都可以上阵去拼一拼的。可是,他知道,乡长虽然是最基层的政府官员,却也是一名正科级干部,不要说在村干部、在农民眼中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官,就是在乡干部中,即使在县直机关干部中,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更是晋升县处级、市厅级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台阶。所以,县委真的能把这个权力交给川坝乡五万多农民吗?假如只是演演戏,做做样子的,那岂不白忙活了吗?

老书记家院子里灯光通明,这些村干部们静静地望着墨蓝色的夜空,繁星在不停地眨着眼,是在嘲笑他们,还是在鼓励他们?

郭广西默默地转过身,进了堂屋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三包红双喜香烟,他迅速地撕开两包,将香烟散在桌子上,说:“来,都把手里的旱烟放下来,不管会不会抽烟,都抽上一支,红双喜嘛,图个吉利!”

大家一起莫名其妙地看看老书记,有人发出低低的笑声,更多的人拿过一支烟,却愣愣地仔细盯着香烟看。

“老书记,您真的有灵机妙算啊,知道我们今天来?”

郭广西笑笑,说:“我外孙结婚,给我带来两条红双喜,我还没动过,看来这是上天给大家送喜来了!”

耿学成随波逐流地点了一支红双喜,慢慢地吸了一口。茫茫的思绪把他带入往事的回忆中去。

想当年,他是从川坝乡走出去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十年前,高考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志愿填成农业大学。结果被北方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录取了。毕业后他报考省农林厅公务员,失利之后心灰意冷。这时,县农业局需要一批乡镇农技人员,耿学成就回到了家乡。在川坝农村站干了两年之后,他当上了农技站副站长,就在这时,省里号召大学生当村官,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上了十五村村委主任,不久入了党,成为川坝乡最年轻的大学生村委主任。他在川坝农技站和村里又干了四年,一直挖空心思,要让全村四千多村民富裕起来,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成为莫由第一村。可他从没有想过自己去竞争乡长。他知道,不是他的条件不够,而是县里的主要领导人怎么也想不到他耿学成呀!至于选举乡长,他一时还没有真正接受这样的现实。

“学成!”

这声呼喊打破了耿学成许久的茫茫思绪,当他回过神来时,只见郭书记已经站在面前。耿学成像小学生回答老师问题似的,惊恐地站了起来。

“到!”耿学成应了一声,“老书记,您……”

“学成啊!”郭广西把手轻轻地放在耿学成的肩上,“你是我们川坝乡出去又回来的大学生,你是我们川坝乡第一个大学生村干部,你是一个最有出息的娃……”

在场的几十双眼睛一起投向坐在角落里一言未发的耿学成。

这时一位年近六旬的瘦高个子男人站了起来,他就是十五村支书严孝忠,他说:“学成是我们看着成长起来的娃,是吃川坝的小麦、喝川坝的水长大的,大学生回乡当村官,有几个?我们都老了,理当支持他,大伙说对不对?”

“支持,坚决支持!”

“我看了一下,除了学成,在座的还有三五个也可以拼一拼。年轻人要有志气,拼不上乡长,下一步还有副乡长。”郭广西说。

回到家里,耿学成一句话也没说,父母好像看出了儿子的心事,老俩口站在院子里,直到儿子不停地在屋子里打电话,老俩口还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耿学成想到了自己的大学同学,他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同窗好友周尚。周尚读了三年研究生,现在成了省农科院技术员。

周尚一听说耿学成要竞选乡长,激动地说:“学成,我这辈子无缘政治,其实当初我鼓励你报考公务员,我就觉得你是块搞政治的料子。也许报考公务员失利后,对你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是上天又给你一次机会,你一定要努力,我立即给你准备材料。我还要发动咱们的同学,包括在美国、加拿大留学的同学,成立一个竞选班子,我不相信拼不过那些人!”

打完了电话,耿学成平静一下自己的那颗激动的心脏。不知怎么的,他突然间想到,大学时的女友苗晓怡。虽然苗晓怡晚他一届,但在后两年的交往中,两人的情感与日俱增,直到耿学成大学毕业了,在报考公务员时,两人对前途发生了分歧。苗晓怡希望耿学成再读三年研究生,她说如今的本科生到处都是,在社会上已经吃不开了。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顺口溜:博士生抖一抖,硕士生满街走,本科生不如狗。可是,耿学成说他家在农村,父母培养他不容易,他坚持要参加工作。

耿学成报考省级机关公务员失利后,居然决定回到农村去,两人的分歧升级,以至两人不欢而散。但是,在耿学成心里,始终丢不下对苗晓怡的那份感情。这几年里,他给她写过信,尽管她没有回信,但似乎仍有一种若隐若现的东西还在紧紧地牵着他。

父母对于儿子回到农村,开始也不理解,特别是儿子回到村里当了村委主任。如今已经三十岁的人了,不找对象不结婚,父母真的为他操透了心。

川坝乡发生了这样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同样让那些行走在商场上的生意人坐不住了。

这几年来乡里涌现出一批小有名气的个体经营人员。川坝乡养殖场有一对夫妻,高成之和谭荣花,这几年的产值和利税在川坝乡也算得上大户,不仅在乡里是出了名的,在县里也是排得上号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高成之和谭荣花夫妻俩双双报了名,成为乡长竞选台上的对手。

报名结束后,全乡共有二十名参选人,在他们当中鲜明地分出了各大“集团”,而且各大“集团”的实力都相当强大。乡干部团有现任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尚平,副乡长邵惠,乡团委书记林静平,乡妇联主任胡芳,他们组成了全乡最具备实力的四人团队。村干部团三人。人数最多的是来自乡中小学教师团,有六人之多。民营企业界四人。打工归来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