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一零章 人法地(第2/2页)

而由小及大,这世上的凡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神仙于九霄临下而亡,皆是碌碌终生,哪里有什么区别。山中一坐千百年,再出世来,世上不知已几多更迭了。

悟空看着雪花落下,自然便想到了这样一幅情景:雪自天上落下,落于地上,又有日光温暖,积雪融化,渗入土中成水流淌,水再蒸腾,积郁成云……这是雨雪霜露的生命历程,不尽相同,大致如此。

悟空不禁想到了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好一片土地,敢于不加甄别的承载包容,什么风霜雨雪、王侯将相,迟早归了尘土。

大地驮载万物,承担一切,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你来我不阻,你去我不留……此安静柔和,广博宽厚,哪有人能及得上?

若从乾坤二字来解,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大地深厚,负载万物,具备无穷的德行。包容、广阔、光明、远大、时刻运行不改其道。

人顶天立地而生,得天公赐身而立命,受地母滋养而立身,又有那一刻能离得开大地的怀抱?天庭西天纵高居其上,仍要靠地上造化来修行精进,否则仍是难以寸进。

悟空忽然明白了,后土为何在六御中有着此等特殊的地位,便是与地母娘娘这个角色有着绝大关系。她的支持对天庭来说,应是极为重要的,天庭收了这许多造化,后土绝不会不知,更不会丝毫不加过问,看来后土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等待自己去发掘啊。

后土传给自己的那篇口诀,自己从未修习过。内中曰:安静之德,修身养性,心无妄念,身不妄动,意不妄思,事不妄为。得地母真静本体,至善至柔,方得要领。

悟空念道这里,不由得心中生出了一丝异样的情绪来,许久日子以来不停旋转的丹田造化出,凭空多了一丝明黄色的造化,随着其余造化一起转动起来。悟空心中一喜,难道自己不知不觉间悟出了此决的要领?

得地母真静本体,这岂不就是“人法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