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香港(第2/2页)

阿音接口道:“不是,去年我们就走的自己的渠道,并且建设好了全程的产品监控链,物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走政府渠道的话,时间会在十个小时,比我们多一半。”

李君阁接口说道:“如果还要节省时间,那方案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在夹川包装好,送到香港你们可以直接拿去上柜,第二个就是我们只管及时送达,包装由你们来负责。”

刘启发说道:“区别很大吗?”

唐建凯笑道:“区别当然大,因为这荔枝,我们准备论颗卖!”

刘启发惊讶道:“论颗?”

唐建凯将自己的销售理念和刘启发说了一遍,然后才问道:“这荔枝去年就三千元人民币一斤,一颗五十克左右,加上包装成本运费成本,给你们和记四百港元一颗的价格,如何?总共也就九千斤的量,你和记和游艇会塞牙缝都不够。”

刘启发啧啧连声:“唐大少果然厉害!竟然能想到这么卖,那就得集中到中环,尖沙咀一带了。”

李君阁说道:“如果只管运输,我们的时间还是控制在全程冷链五个小时,后面的包装你们来解决,具体需要多少时间我们就不管了。如果包装由我们来解决,我们可以控制在五个半小时,这个看你们怎么选。”

刘启发说道:“如果能控制在五个半小时上架那当然最好不过。不过大陆的包装风格实在是有点……朴实,这还真有点不好选了。”

阿音微笑着将手机打开,登陆到一家网站购物版说道:“刘总,这是我们李家沟集团的包装风格,请您看看,给我们指正指正。”

刘启发不知道阿音何意,将手机接过来一看,五溪小蛮,青珉石砚,女红服饰这些工艺品不说了,就连煤砂器,乌金血米,五溪赤珠,甚至连李嘎婆泡菜系列,无一不是包装精美。

刘启发手指点着手机,换着产品浏览:“这设计费花了不少吧?每种产品设计都不同,但是风格相似,一看就知道来自同一个地方。”

阿音笑道:“这些都是我们产品研发部部长李涵秋设计的,其创作素材都是取材于我们李家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女红,因此虽然各有区别,却又构成一个整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蜀山》这部电视剧,她还是这部剧的美术指导,对了,涵秋最新的画作《闹春》,已经作为川美七十周年庆典献礼作品由川美永久收藏。她的设计,应该会让刘总满意吧?”

刘启发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感叹道:“《蜀山》这剧我跟着韵蝉在电脑上看过两集,制作确实精美,那你们集团可捡到宝了。”

阿音笑道:“她本来就是我们李家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