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订条约后党再卖国 明大势幼主立雄心(第4/7页)



  “既然翁师傅这么说,我不问及皇阿爸就是了,将来要是发现他是好人,皇阿爸也会给丁宝桢复官的。”

  “皇上,我们不谈这些了,还是进行今天的功课吧?”

  翁同和说完,开始讲授新课。

  光绪毕竟还是个孩子,尽管翁师傅再三教导他回宫不可提及丁宝桢的事,他心中仍藏不住话,过了几天,终于忍不住向慈禧太后提及了此事。

  这天,光绪在宫中玩耍,有几个宫女悄悄说起阿鲁特皇后的惨死,其中一名宫女说道: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光绪一听好人活不长,坏人却长寿十分不解,翁师傅没有给他讲过这个道理,想问一下,翁师傅又不在。他想起皇阿爸也经常给他讲一些道理,可能皇阿爸知道这个道理,便跑去问皇阿爸。

  一到储秀宫,见两宫皇太后正在说话,也不便插话。两宫太后一见光绪来了,也都十分高兴,一致喊他到身边说话,询问了一些功课,光绪都能回答得很好,慈安太后特别夸奖了一番。

  突然,光绪插话问道:“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这是什么意思?”

  慈禧和慈安都是一愣,问道:“这是谁教给你的?”

  “儿臣刚才听几名宫女说的。”

  慈禧一听,骂道:“这些狗奴才都该死,整日议论这。讲那,真是胆大包天,不惩治一下还得了。如此下去,还不把皇上给教坏了。姐姐,不能让皇上与这些奴才太过亲近,否则,对皇上的成长不好!”

  慈安一听,不置可否,也不好直说什么,只好对光绪说:

  “皇上,你现在还小,应好好读书,书读多了,人长大了,自然也就能分辨出好人。坏人了。”

  “这分辨好人。坏人的道理翁师傅早就教过了,我懂。不过——”

  光绪想起翁师傅不让他问的话,但他不知道能不能问,话到嘴头又咽了下去。

  “皇上,不过什么,有话就说,这里没有外人,都是皇阿爸。”慈禧知道光绪想说些什么不敢说的话,便开导说。

  “皇阿爸,丁宝桢是不是好人?”光绪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

  “你从哪里听到的丁宝桢这个名字?”慈禧追问。

  “以前上朝时不是有许多人议论过他吗?”

  “你说翁师傅教过你怎样分辨好人坏人,那你说丁宝桢是什么人?”慈安笑着说。

  “丁宝桢是好人。”

  光绪一出口,大出两宫皇太后的意料。

  “谁告诉你丁宝桢是好人?是不是你的翁师傅?”

  光绪见皇阿爸追问起来,想起翁师傅的话,后悔在皇阿爸面前提到此事,忙撤谎道:

  “是听宫中太监说的。”

  “哪个太监?”慈禧紧问不放。

  “儿臣想不起来了。”光绪故意装出一种想不起来的样子。

  “好好想,告诉皇阿爸。”慈禧改变了刚才问话的态度,开导说。”

  光绪摇摇头。

  慈禧思索一下,还想再问下去,慈安太后忙插话说:

  “也许他是无意问听太监们议论一下,就这样记住了,刚才听到几名宫女议论的话语才又想起丁宝桢的事。他还是个孩子,不必对他这么凶。”

  慈安说着,把光绪拉在自己身边。

  慈禧见状,不知为何,一种莫名其妙的怒火从心底升起,她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冲着慈安大声说:

  “姐姐,我们姐妹不能这样宠惯他,否则,长太后如何驾御得了他,到那时想管教也晚了。”

  慈安一见慈禧一脸凶相,并对自己用这样不客气的态度讲话,似乎所有的错都错在她身上,这火是对自己来的。慈安也满脸不高兴他说:

  “你做过母亲没有?怎能对孩子用这种态度,要用心爱抚他、教育他,不是要你到狱中管制犯人!”

  慈神速一听慈安的话是如此生硬,并含着一丝讽刺和苦,特别是那句“你做过母亲没有”更刺到慈禧痛处,她恼怒他说:

  “哼!我没做过母亲,同治帝是谁生的,你呢?做过母亲?一辈子也没尝过怀胎的滋味!”

  “同治是我养大的,是我将他抚养成人!”

  “哼!抢人家的儿子自己抚养,也有资格在这里炫耀吗?”

  “你——你当我什么不知道,你有资格说同治是你的儿子吗?虎毒不食子,你却——”

  慈安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但她还是忍不住说道:

  “同治我就不说,阿鲁特皇后是你儿媳,尚怀着皇上的骨血,你都将她逼死,你有资格说同治是你儿子吗?”

  慈禧自以为做事十分巧妙,万万想不到慈安对自己的所做所为了如指掌,十分震惊,也十分害怕,可能她所知道的远不止这些,想至此,脸颊微微有点发烧,但慈禧还是强词夺理他说:

  “你敢血口喷人,我要看看你东太后到底有多厉害,兰姑娘愿奉陪到底!”

  “我血口喷人,好!我就让你明白谁在血口喷人!”

  慈安怒气冲冲他说着,拉着光绪就向外走。

  “把皇上给我留下!”慈禧冲着走到门口的慈安大喊,“光绪,我看你听不听皇阿爸的话,给我留在这里!”

  一个硬拉,一个大喊威逼,光绪也不知如何是好,一个慈如生母,一个严如生父。从感情上说,光绪还是倾向慈安皇太后的,慈安总是用一颗母亲般的心关心光绪,体贴他,安慰他。而慈禧在光绪面前总以尊长的面孔出现,强调绝对的权威,因此,总以威严对待光绪,而作为一个孩子往往难以接受慈禧的这种做法,也许真如慈安所说,她不会做母亲。

  光绪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站在门口,一只手在慈安手里,一条腿在门槛内。他抬头看看正用慈母般的目光注视他的慈安太后,又怯生生地回头看一眼正用冷俊面孔瞪着他的慈禧太后,实在左右为难。

  慈安见状,不想难为孩子,忙松开光绪的手说:

  “好,让他留在这里,但不要拿孩子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