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风歌(四十一)高祖还乡(第2/3页)

但是我读《史记》读《大风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大风歌》是个胜利者的哀歌,不是一个胜利者的欢歌,大家听听那么三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欢歌还是哀歌呢?我认为是哀歌。有三点理由,第一,我们先看这次刘邦还乡是谁在欢,那我们先看文献记载,文献这样记载:“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呢,沛县的父老兄弟故人高兴得不得了,天天在喝,谁在乐啊?乡亲们在乐,没有写刘邦,当然刘邦肯定也有高兴。第二,刘邦这次回去的真实内心是欢乐吗?我认为不是,因为这里边有两点透露出来了,一个,刘邦唱的《大风歌》唱着舞着“泣数行下”,哭起来了。当然,你也可以说那是“乐极”,但是别忘了“乐极”后面还有两个字“生悲”。另外第二个例证,就是刘邦说了,他说“游子悲故乡”,他说我现在住在长安,但是千秋万岁以后我的灵魂永远是心系故乡的。这个时候我认为刘邦欢不起来,他乐不起来,欢不起来。

画外音:

刘邦回到故乡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从布衣到天子的巨大转变,他的回乡可以说是功成名就的衣锦还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刘邦为什么还乐不起来,欢不起来呢?究竟有什么问题在困扰着他呢?

王立群:

有三大难题在困扰着他,哪三大难题在困扰着刘邦呢?第一对臣子忠诚的深忧,别忘了刘邦这次是怎么回去的,平定黥布之乱回去的,黥布是他夺取天下的三大功臣之一,韩信、彭越、黥布三大功臣现在叫什么呢?功臣变叛臣,功臣们全反了,韩信反了杀了,彭越被诬蔑反了杀了,黥布又反了,你看韩信、彭越、黥布功臣变叛臣,虽然有刘邦在里边逼的,但毕竟对刘邦的心理刺激非常大。而且这个时候不但他对诸侯王不放心,这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这个事,他对他的手下最亲信的重臣萧何都不相信了,这时候他没有信任的人,这一年他发生了对萧何的一个严重不信任的事件,就是他平定黥布之乱的时候,他不断地派人打听萧何在关中干什么,他操着萧何的心呢。然后这个消息就传到萧何那儿了,萧何手下一个门客告诉萧何,说你的灭族不远了,把萧何吓得不得了,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这个门客给他建议,说你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玩腐败,你太清廉了,你越清廉皇帝对你越不放心,你得玩点腐败。

最后萧何没有办法,强卖民田几千万亩,搞得关中的老百姓对萧何怨声载道,这可以说是萧何在自己身上自泼污水,就自己往身上泼污水,把自己美好的形象全部毁掉完。当萧何把这一切都做完,司马迁写了四个字“上乃大悦”,刘邦非常高兴,萧何终于把他的光辉形象给毁掉了,因为萧何太清廉了,是个清官,又能干,老百姓中间的威信特别高,所以刘邦对他特别不放心,萧何有一点腐败刘邦心里特高兴。你看这个时候,不但是韩信、彭越、黥布他不信任,萧何他都不信,你说他待在沛县跟那老乡们喝酒,那老乡们见他回来,光拉着他觉得是自己的老乡,你现在当皇帝了,毕竟咱俩是街坊,是邻居,是同村的,高兴得不得了,拉着他喝酒,谁也不知道那皇帝心里边一大堆事呢,他有好多难处呢,第一个对臣子忠诚他深表忧虑,哪有可信的人?第二点,对继承人他深怀忧虑,刘邦这个时候对易位太子的想法已经非常深了,他回到京城马上进行大规模的行动,想废掉太子刘盈,另立赵王刘如意,他回京就要办,你说他待在故乡能不操这个心吗?所以这个继承人让谁继位,一直在困扰着刘邦,他欢不起来。

第三件事,对自己生命不永的深忧,刘邦自己知道自己生命不长了,因为他高祖还乡的时候离刘邦的去世还有多长时间呢?六个月,六个月以后刘邦就死了,他唱《大风歌》的时候离他死就剩五、六个月了。其实人死都有预感的,我过去讲过一个“三段论”,叫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一天不如一天,哪有这人,除非是心脏病毫无觉察,一头栽那儿。一般人对自己的衰老他是有一个感觉的,他知道差不多了,他比吕后大20多岁,他受过两次致命箭伤,一次是在荥阳被项羽射的,一次是平定黥布之乱遭那个乱箭射的,这一次是刚受了致命箭伤他回到京城就病重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对自己生命已经不长了,对这个生命不永的深忧也缠在心里,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感觉到自己没有多少天了,他能欢得起来吗?凡是欢的人他心里一定没有那么多事,你看他心里装了多少事,哪个臣子忠诚他心里没底,哪个儿子可立他心里没底,自己还能活多长时间他没底,你说刘邦还能欢几天?他欢不起来,所以这个《大风歌》不是胜利者的欢歌,是胜利者的哀歌,所以才有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所以刘邦在故乡实际上过得并不痛快,心里装的事太多了,当皇帝有当皇帝的难处,刘邦这时候最操心的就是赶快选一个可靠的接班人,在他完了之后,他走了之后别让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就像秦始皇去世以后,一年陈胜、吴广就起来了,这是最担心的事,所以《大风歌》不是欢歌是哀歌。但是这个《大风歌》因为太有名了,这个歌写得好,所以这个《大风歌》有名一直到今天,我们到江苏的丰县你可以看,江苏的丰县还有沛县都有歌风台,什么叫歌风台?歌风台就是当年创作《大风歌》那个地方叫歌风台,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史上有一个系列的诗歌叫歌风台诗,有一批歌唱《大风歌》的诗。很多人对刘邦《大风歌》的理解不对,都把它看作欢歌,包括李世民理解得有误。其实刘邦这一次高祖还乡,对后世影响大的一个是《大风歌》,另一个是高祖还乡这个事件的本身,这个事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成为一段佳话。

画外音:

刘邦在平定黥布的叛乱后,以汉朝开国皇帝的身份回到故乡,在和父老乡亲们一起开怀畅饮中,刘邦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大风歌》。而刘邦作为汉高祖回到故乡,这件事本身也成为中国历史的千古佳话,给后世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元代就有一支著名的散曲写到了高祖还乡,那么这支散曲是怎么写的呢?

王立群:

元代散曲中间曾经有一批作家,大家聚到一块儿写一件事高祖还乡,好多人都写,其中有一个人胜出了,这个人叫睢景臣,他写了一个“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散曲,一直传到今天,因为太有名了,而且他的题目就叫做《高祖还乡》。所以,我们最后来讲讲这个散曲,因为它和那个刘邦还乡的故事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只要说到元代散曲,没有人不知道《高祖还乡》的。当然这个曲子很长,我们全讲来不及,我先讲讲大致的,这个散曲是八支曲子,我要介绍的是刘邦下车到他看,这一段写得很漂亮,非常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