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对项家和虞家的布置

“动身吧……”始皇帝合上赵泗递交上来的审讯报告。

赵泗趁着始皇帝不看接过奏报仔细端详起来关于殷通供认出来的罪状。

罪状很多,中饱私囊暗中结党打压异己把控地方,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致命,包括殷通给吴中贵族大开方便之门。

真正致命的罪状只有一条!

收纳项梁,操练私兵!

“难怪!难怪!”赵泗揉了揉眉心。

在殷通的招认的口供当中,项梁在项地杀人获罪以后就逃到了会稽。

而殷通本就是楚地人,曾经和项梁也有过交集,因此也就收留了项梁。

项梁借着殷通的庇护,开始结交吴中本地望族,在殷通的帮助以及项家背景和资源支撑之下,项梁顺利在吴中站稳脚跟。

当然,朋友归朋友,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项梁对殷通的利益输送。

在站稳脚跟以后,项梁就开始尝试在吴中一带招募乡兵,操练项家私兵。

会稽郡守殷通发现了这一事实,并且因为此时一度欲和项梁决裂检举揭发。

没办法,这是真真正正族诛的勾勾当。

秦法规定可以以爵位抵罪,殷通之前干的事情,若用爵位挨个抵消,最多也不过是被贬为奴隶。

但是有一种罪是没有豁免权的,那就是谋反。

关于谋反的定义很多,畜养甲士算,私藏铠甲私自铸造刀兵也能算。

私下练兵更不用多说!

但是彼时殷通和项梁的合作太深,就算他没有参与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因此殷通陷入了深深地犹豫之中。

为了自己的小命,殷通强烈要求项梁解散畜养操练的士卒。

项梁和殷通展开了第一次的高强度对线。

殷通自从成为会稽郡守以后,和吴中一带的贵族联系越来越紧密,而郡守又是一方大员,甚至可以说是本地的土皇帝,始皇帝对于殷通的威慑随着时间的缓慢流逝正在不断下降。

而项梁敏锐的洞悉到殷通的心思,开始威胁夹杂着劝说以此来拿捏殷通。

而那段时间,正是天下流言蜚语疯传,大秦的舆论最劣势的时候,甚至于殷通本人也接受了贵族圈子的说辞,认为始皇帝命不久矣,六国早晚能够复辟。

项梁倘若被检举揭发殷通也不好受,项梁又有复仇的大义加身,不管是从情理,还是从利益来衡量,揭发项梁都不是一件好事。

项梁敏锐的捕捉到了殷通的心里斗争,为了获取殷通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帮助,项梁选择了投诚!

而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殷通犯的罪更大了,足以族诛。

反倒是项家,真要落实下来罪证,无非也就是项梁有死罪,其余还要拉下来一大批被贬为奴隶者,虽会元气大伤,但不至于牵连族诛。

是投诚,效忠,而不是合作!

从此以后,项家不是为自己赚钱,是为他郡守大人赚钱。

从此以后,项家不是为了自己操练私兵,而是为了天下大乱之时能够让殷通有自己的一支可用人马。

赵泗算是明白了,这也就难怪历史上秦末天下大乱之时,会稽郡守殷通会招来项梁项羽共谋大计,并以臣视之。

这也难怪项梁项羽二人在天下大乱之时,第一想法不是共襄大事而是将殷通斩杀当场。

因为项家和殷通的合作是密谋!

故而项梁对殷通的效忠其实并没有公诸于众。

殷通都准备举事了,再不动手,那以后可就不好动手了,项家不能背负不忠之名!

“效忠并没有公开,只是私底下的盟约……”赵泗暗自琢磨。

这也就难怪项家在吴中操练出来的子弟兵为何坚定不移的听从项梁项羽的命令而不是殷通。

在正常人看来,殷通是郡守不假,但项梁是项家执牛首者,项家是正儿八经的老牌贵族,于楚地世代为将,更不用说还有项燕这么个悲情将军举国钦佩。

殷通有权不假,但是从名望上和地方影响上,殷通和项梁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大多数人眼中,项梁的身份地位是比殷通要更加高贵的,更不用说项燕后裔在吴中一带的影响力。

吴中的子弟兵认项梁,可不会认殷通,毕竟是个外来人,就算殷通出钱出粮出兵甲,他们也只会认为是项梁手段高明影响力够大。

更不用说,按照历史,项羽在不久之后还会和吴中本地望族虞家嫡女虞美人联姻。

殷通看似得到了项梁的效忠,实际上已经被彻彻底底的架空起来。

项梁之所以不敢妄动,是因为大秦的中央尚未陷入混乱,殷通的郡守之位的官身还有千钧之重。

等到秦末乱世,殷通的官身威慑力就远远不足,殷通还想要起兵谋反,那他的官职更是沦为笑话,半点威慑力也无,项梁自然会乐意之至的接收殷通剩下的所有遗产。

“看出来了什么?”始皇帝看着陷入了沉思的赵泗开口发问。

“项梁应该并不是真心效忠殷通。”赵泗沉吟开口。

始皇帝点了点头。

“他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和项梁之间的盟约没有任何约束力,而他自以为是的效忠,自认为自己的身份比项梁更加高贵,其实是郡守的职位给他的错觉,高贵的是郡守这个职位,而不是他殷通。

如果按照殷通所说,就算真的等到了秦末乱世,恐怕项梁练出来的私兵也不会为他所用,对于项梁而言,真到了那个时候,把一个失去了郡守权责的人杀了很显然比真正的效忠更加划算。”赵泗摊了摊手。

始皇帝点了点头合身后仰,良久发出一声长叹。

是啊……赵泗这小子都能看出来问题,殷通居然看不出来,他究竟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让一个世代为将的大贵族向他效忠?

以前的殷通,并不是如此!

郎中令相当于中央的人才培养学校。

殷通是郎官出身,郎官之间竞争激烈,外放获得实职十分困难。

但凡能够外放的都是有足够过人的地方。

殷通能够脱颖而出,而且被始皇帝任命为一地郡守,两千石的大员,就证明了他的才能。

始皇帝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殷通腐化并且滋生了野心他能够接受,殷通在腐化的过程中犯下如此简单的错误是他所不能认同的。

正如赵泗所说,没有任何约束的效忠,随时都可以撕毁。

殷通的堕落也仅仅是让始皇帝感怀片刻,这种事情他早已经习惯。

摆摆手,将殷通的事情付诸于后,尔后脸上的微笑又逐渐浮现。

“出发吧,动身前往会稽,会稽郡事,你来负责。”始皇帝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