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一败涂地(第2/3页)

王国政府的财政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北疆、近东、以及雪月湖诸多行省正处于开发阶段。

等这些行省开发出来,王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翻倍指日可待,现在的困难都是暂时的。

大家再坚持一下,过几天苦日子,后续很快就会好转。

反倒是冒然废除包税制度,破坏王国执行了几百年的固有制度,可能导致的风险更大。

建立统一的税收体系,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官僚们的节操,我们都信不过。

草率的换上一批不可控的税务官,给王国造成的破坏,将是难以想象。

中央政府只能制定税率,但具体核验评估的权力,却在税务官手中。

具体价值多少,完全是税务官一言而决。

就算这些官僚全部清廉,专业能力总是要有的。

税务司有那么多专业人才么?”

贝克特公爵笑呵呵的回应道。

全场没有出现一句反对改革的话,可是他列出的每一条理由,都打在了改革派的软肋上。

官僚的节操,谁有能力保障啊。

税务官的专业素质,更是一个大难题。

商品数量那么繁多,价格也是不断进行变化的,征收起来肯定是一个大麻烦。

包税制度下能够顺利执行下去,那是因为纷乱的关税体系,制约了商品的流通。

大部分商业贸易都停留在临近几个贵族领主之间,只有一小部分商品能够流通向全国。

这个壁垒一旦打破,经济流通速度和广度,都会大幅度提升。

“贝克特公爵,您提出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大家对官僚的节操不放心,那么我们就去监督他们的行为。

税务官的专业素质不行,那就先组织培训后,再进行上岗。

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束缚住了我们的手脚。

放眼整个亚斯兰特大陆,我们的财政收入在一众王国中近乎处于垫底水平。

哪怕是孤悬海外的猎鹰王国,财政收入都是我们的三倍。

对标法兰克帝国和伊利比亚王国,这种差距还会更加悬殊。

常年征战导致财富大量外流,这是主要原因,但我们的税收制度、经济制度,同样是制约王国财政增长的原因之一。”

财政大臣弗兰西斯伯爵当即反驳道。

为了这次会议,改革派可是筹划了许久,绝不是些许困难能够打倒的。

各种刁难,他们都准备了应对之词。甭管能不能做到,反正打嘴仗肯定不会输。

甭管反对派拿出什么理由,他们都会强势反驳。

如果不能利用大势,逼迫保守派做出让步,那就真的只能等北疆、近东和雪月湖的一众行省纳税了。

相对而言,北疆的免税周期较短,大家还有可能等到。

近东和雪月湖的一众行省,免税周期可是高达三十年,妥妥的有生之年系列。

就算是国王凯撒四世能够等,朝堂上的一众大臣也等不了,手握大权二三十年不挪窝,这种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除非改革成功,坐拥大把的政绩加身,估摸着还有可能留任下去。

一旦改革失败,马上就要收拾行李走人。

“弗兰西斯伯爵,你提出的解决方案,只存在于理论上。

即便是真的落实下来,王国的财政收入就能够增加么?

不要拿未来做借口,没有发生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我们和大陆上所有的国家都不一样!

王国的人口不少、疆域也足够辽阔,但这不等于我们国内的市场也很广阔。

想来大家都对自己的辖区,进行过人口普查,清楚王国的人口组成。

商业不适合王国,我们只需要发展好农业、军事,就能够屹立于大陆之巅。

财政收入那些纸面数据,通通都是虚幻的数据,只有手中的骑士枪是实的!

农业改革完成后,王国的粮食产能大增,我们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幅度提高。

等休养生息三五年后,积蓄了足够的粮食,打造出足够的兵甲,我们就具备了再次东征的本钱。

只要覆灭了兽人帝国,侵吞了兽人大草原,我们就可以取代法兰克帝国,成为人族、或者说大陆第一强国。

发展路线如此明确,何必进行折腾。

改革成功顶多政府增加一些税收,又不能变出更多的粮食来,对王国实力的增长并没有那么强!”

理查德公爵的话刚说完,大殿内气氛瞬间变得两极分化起来。

反对改革的最佳武器找到了,保守派成员纷纷欢欣鼓舞,原本倾向于改革派的部分总督,此刻立场也发生了变化。

能够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让王国走向大陆巅峰,谁愿意继续割肉啊!

一旁的改革派成员,脸色就不好看了。

想要开口反驳,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见到这一幕后,哈德逊的脸色也阴沉了起来。

别的问题都可以驳斥,唯独这套“独具特色的耕战理论”,很难将其击破。

“重农抑商”这是封建王朝惯用的手段,对一个农业国家来说,只要发展好了农业和军事,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最少在覆灭兽人帝国的战略上,按照这套理论执行,绝对是最省力气的。

甭管进行何种制度改革,都需要时间周期进行积累。以阿尔法王国的体量,十年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内部改革。

富国强兵,覆灭兽人帝国的时间周期,还会拉的更长。

光这一条,就是许多贵族无法容忍的。

扫视了众人一眼,哈德逊就知道改革派的基本盘崩了。

新兴贵族们改革热情已经浇灭,凯撒四世的立场同样发生了动摇,被他拉过来的皮尔斯总督也开始神游天外。

一眨眼的功夫,支持改革的地方实权派,居然只剩下了他这根独苗。

强力人物的倒戈,仅凭中央政府那几位吆喝,那就仅仅只能吆喝。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连吆喝的能力都会丧失。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哈德逊这种实权派贵族可以全身而退,但其他改革派核心成员就没这么好命了。

触及各方核心利益的改革,实在是太拉仇恨了。

自古以来发起改革的政治家,就没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

“陛下,现在时间不早了,今天的会议不如先到这里吧!”

哈德逊果断开口打断了会议进程。

今天会议改革派一败涂地,继续进行下去,很快就会演变成保守派对改革派的政治清算。

缺乏实力派支撑的改革派,接下来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独木难支的局势,哈德逊也无力回天,现在他能够做的就是延迟这种政治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