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聪明人太多了(第2/3页)

稍不留神,就会被忽略过去。幕后人为操纵的痕迹,实在是太过明显。

在这种时候突然发难,多半是有备而来。就算把人召集过来,他们也未必会买账。

毕竟,按照王国的法令,税款顺利运抵王都,上缴到国库之后,他们就完成了义务。”

宰相纽芬兰大公慎重提醒道。

凯撒三世再怎么强势,面对王国一众贵族,那也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关系。

一切都要在规则范围内进行折腾。谁要是越了界,谁就需要承担来自规则的反噬。

现在人家完成了今年的义务,要是王国的一众大贵族不买账,凯撒三世也奈何不了他们。

“放心吧,宰相。我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没有哪家大贵族愿意看到王国崩溃,魔兽军团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实施,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想要干什么不言而喻。

计算一下数字,他们这次拿过来冲抵税款的战争债券,恰好和我们的年度军费预算一模一样,你们说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么?”

凯撒三世不屑的嘲讽道。

赤裸裸的暗示,要是都没有看出来,那就不用玩儿政治了。

不过能够看出来,不等于可以说出来。

作为国王凯撒三世讽刺几句没关系,要是换个人在这里大放厥词,一旦传了出去,立即就会感受到什么是大贵族的铁拳。

“陛下,如果他们真是冲着魔兽幼崽来的,我们要妥协么?”

爱菲耶罗大公不甘心的问道。

谁都想要增强自己手中的实力。按照前面的约定,阿尔法王国培育出来的魔兽幼崽,王国军方和参与合作的贵族五五分。

很明显在蛋糕难以继续做大的情况下,贵族们已经不甘心这种分配比例,想要获得更高的配额。

毕竟,兽人的威胁已经没了,在一众贵族老爷们看来,王国根本就没必要保留一支强大的常备军。

虽然一直以来军队也是受大贵族间接控制的,军方拿到这些魔兽幼崽后,也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会回到他们在军中服役的族人身上。

可间接控制的力量,终归比不上直接控制。众多贵族挤在一起,在大家相互牵制下,军队一直都被凯撒三世牢牢掌控在手中。

哪怕在这次战争中,削弱了国王对军队的掌控力度,凯撒三世的话语权依旧是最重的。

“那就要看他们的决心了。如果是铁了心,要削弱军方,加强自己手中的军事力量,谁也拦不住他们!”

说话间,凯撒三世的眉宇间出现了一丝落寞。不是他不想一直保持强势,怎奈身体不允许。

最关键的是他在位的时候可以强势,那是因为他对王国的贡献大,在国内的威望足够高。

要是换了凯撒王储上位,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时候又少不了一场纷争。

或许十年、二十年后,政治手腕成熟的凯撒王储,能够和国内的一众大贵族尝试扳一下手腕,但是现在明显差得很远。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王权衰落,贵族做大”的政治格局,几乎已经定了形,凯撒三世也无能为力。

不过有他留在的好底子,王室的力量正在急剧增长中,就算是王权衰落,也不会衰落的太厉害。

待凯撒王储政治智慧成熟,前期丢掉的话语权,后面又可以慢慢拿回来。

这种权力博弈游戏,每次改朝换代都会发生,起起落落的事情,凯撒三世已经见过太多。

本以为能够坦然面对,没有想到真到了自己身上,他还是不甘心。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同样是遭遇经济危机,莫西公国的局势明显要严峻得多。倒不是莫西公国的贵族们更好内斗,主要是他们在战争中丢失的东西太多。

王都以北的大片国土,近乎打成了白地。幸存下来的贵族堡垒,寥寥无几。

王都以南的各大行省,一个个也是元气大伤。几乎可以说是家家戴孝、人人痛哭。

战争不光打穷了公国政府,就连贵族老爷们的兜里同样干净。

本就脆弱的经济,被这么一刺激,崩的速度那是一个快。大家连死扛的勇气都没有,就直接举手认输了。

看着收上的税款,近乎是清一色的战争债券,乔治的心情那是五味俱全。

“收上来的战争债券,全部都销毁掉。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一起努力共渡难关吧!”

这么贴心的国王实属罕见,怎奈乔治想不贴心都难免。上半年的税款中,金币占比都不到百分之二十。

妥协过了一次,再妥协第二次就容易得多了。注定要借新还旧,那就索性多借点儿。

“陛下,情况似乎有些不妙。我们这次发行的建设债券虽然也销售了出去,但所花费的时间却是以往的数倍。

原本热衷购买债券的大贵族们,这次也停止了动作,买家大都是中小贵族。

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情报,最近一段时间,私底下交易的债券数额也是越来越大,就好像有人在悄悄出货。

不光是我们的债券,包括阿尔法王国发行的战争债券,也频繁出现在各大拍卖会上。

唯一的好消息是:成交价格依旧坚挺,暂时还没有出现崩盘的迹象。

或许是他们已经察觉到了风险,只是手中持有的债券数额太大,一时半会儿没法脱身,才选择继续配合我们发行债券,将崩盘的危机延后。”

雷纳托伯爵忧心忡忡的说道。

作为外务大臣,却操着财政大臣的心,想想也是够奇葩的。

怎奈对外发行债券募集资金,需要协调同各方的关系,外务部才是干活的主力。

作为一线经办部门,看着公国那不断膨胀的债务数字,他连觉都快要睡不好了。

借新还旧的理念没有毛病,但这种天才创意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外面有足够的资金,愿意源源不断的借给他们。

一旦资金链断裂,套路玩儿不下去了,就到了崩盘的时候。

“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要是被他们察觉到了问题,那就趁他们出货完成前,赶紧多借上一些。

若是等他们完成了风险转嫁,恐怕就会有人忍不住出手刺破这个泡沫。

毕竟,他们从中捞取的好处,也足够多了。在这个时候脱身,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乔治冷漠的说道。

在选择走上“借新还旧”的道路之前,他就做好了迎接泡沫破灭的准备。

大贵族又不是傻子,知道派人搜集莫西公国的情报,从而估算出他们的财政收入状况。

就算这个数字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政府运行也是有成本的。当财政收入低于利息支出时,谁都可以轻松得出:财政即将破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