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准备带朱元璋坐火车(第2/3页)

然而太孙不管是对于蒸汽机还是其他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清楚,甚至都不需要官员的介绍,比这些亲手参与制造的匠人更懂。

此刻在黄观及其他官员,匠人的心里,只有一句话形容:真天人也。

除此之外,他们也想不到其他的解释了。

“好了,清理完了,就继续启动吧。”

“遵令旨。”

第二次启动开始,比起之前的自信,现在黄观这些人就要紧张多了。

生怕再次出现熄火的问题。

好在清理了残渣后,蒸汽机启动的很是顺利。

轰隆轰隆的声音响起,火车头开始逐渐的加速起来。

随着动力的供给,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快走,到小跑,再到快速的奔腾,火车头就这么沿着铁轨前进起来。

“好快,越来越快了,比奔腾的骏马还要快。”

艾米拉忍不住大声惊呼起来。

她的突厥语虽然这些工部的官员,匠人们听不懂,但里头惊讶的语气表露清晰。

“殿下,幸不辱命。”

足足过了一炷香,黄观这才刚对朱英作揖说道。

朱英满意的点点头:“很好,火车问世,乃我大明重大之事,影响深远,这将改变天下现在之格局。”

“即日起,立即按照现有的标准,打造属于我大明的火车专列,朝廷这里,将会成立铁路司,专门负责火车运行,装载等事宜。”

“黄爱卿,这件事你来主持,让科研司好生配合,立即打造一条由京师通往北平的火车专列。”

黄观连忙拱手作揖:“谨遵太孙令旨。”

朱英点点头,随后问道:“先前铁轨已经开始修建了,现在通到哪里了,到长江边上的港口了吗。”

从京师开始修建的铁轨,自然不是走正阳大道,那里人群太过密集,也不适合修建。

铁路是从皇宫的北门,自孝陵和玄武湖的方向开始,一路抵达南京港口。

这段路并不算长,也就二十里地。

京师这边有足够多的钢材搭建这条铁轨。

“回禀殿下,于昨日已经修建完毕了。”黄观恭声回道。

朱英有些高兴,说道:“车厢已经造出来了吧,我记得前几日就有禀告过来,既是如此,我让钦天监那边选择个黄道吉日。”

“到时候爷爷,还有朝廷百官,一共坐着这火车感受一番。”

“那天,记得把检修工作做好了,可不能出现岔子。”

在如今的京师周边,已经有二十多个炼钢厂,专门为锻造钢材所设。

京师的这一段铁路,朱英先前就已经是做好了准备,地面夯实,砂石堆放,就等着铺设铁轨了。

因此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铁轨的制作对于木匠来说,真就算不得什么难度,只不过从木工活变成钢材活罢了,原理上是一样的。

黄观面色有几分难看。

朱英眉头一皱:“怎么,车厢还未做好,这应该算不得什么难事吧。”

黄观低头躬身道:“按照殿下的吩咐,九节车厢早已经完工。”

朱英问道:“那是有什么问题。”

黄观苦笑道:“先前我们做过测试,将火车拉着一节车厢一起。”

“原本也没感觉到其他难事,先前一切都行驶正常,可在停车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因为火车头的速度很快,因此需要滑行很久才能停车,而在这个过程中,后边的车厢非常容易的就会撞上来。”

“当时采用的仅仅是一节车厢,就险些出现大问题,如若是九节车厢,怕拥在一起必然跟人仰马翻那般。”

火车的总设计主要方案,是朱英提出来的,他也就是搬照后世的方式简单述说。

听着黄观这话,顿时想到了后世火车的挂钩。

不过朱英没有急着讲述,而是问道:“现在科研司这边是有什么方案解决此事。”

黄观回道:“目前想出来的法子,是将所有的车厢直接链接在一起,每一节车厢都采用跟火车头那样刹车装置,当需要停车的时候,就能一同进行刹车,使得稳稳的停靠下来。”

“九节车厢会如果运送大量的货物,会使得整列火车的速度变得更为缓慢,因此有工部的官员提出,可以最后放的火车尾,也增加一个蒸汽机,同时为整列火车提供动力,这样的速度就能更快。”

朱英有些惊讶。

他没想到科研司这边的思路已经很是成熟,这样的解决方案,已经几乎于后世的高铁了。

后世高铁就是有两个车头,不过那并非是为了同时提供动力,而是前后的轮换。

而直接把所有车厢链接在一起锻造,也避免了车厢间关于牵引器的问题。

从这方面说,已经是趋于完善了。

“方法不错,为什么没有开始做呢。”朱英问道。

黄观躬身道:“此事臣还未于太孙上奏,因此不敢私下行事。”

工部之所以还未如此做,是因为此事涉及到了太孙。

毕竟车厢的单独打造,这个方案是太孙提出来的。

科研司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是推翻了太孙的定策,这就相当于违抗令旨啊。

没有太孙发话,哪个工匠敢于对太孙定下的方案进行改革。

朱英想了想,说道:“京师这边的火车,可以按照你们提出来的方法去做,其他地方的车厢连接,可以在其中做一个牵引器,缓冲车厢之间的冲撞。”

“包括连在一起的车厢,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去缓冲火车行驶过程中带来的冲撞。”

朱英开始向黄观讲述车厢挂钩的制作方式。

挂钩用钢铁铸造,像两只拳起的手,分别安装在车体两端,两只“拳手”用力一碰,就轻松地先分开再紧紧地钩死一起。

这就是后世火车车厢牵引器的大致方案。

朱英讲述并不算太清晰,主要是这挂钩并非是一体,而是多个部件组成,还需要去尝试制作。

其中关键是活动的挂钩,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火车行驶的压力。

京师这边可以用整体的火车,但是在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黄观很好的体会到了太孙的意思,很多东西就怕是没有思路。

朱英只需要提供一个思路的方向,黄观这边就能造出来。

挂钩的原理,在木匠这边并非是不可完成。

“半个月,能完成否。”朱英问道。

黄观当即表态:“请太孙放心,必定完成。”

朱英点点头。

到了那时候,他就能带老爷子一起坐火车了。

如此想想,心里也有几分激动。

等火车在大明四处建设起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