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继任人选(第2/2页)

这种状况之下,按照惯例,备选的四个人,一般是不适合开口的,因为怎么说都不合适,所以,众人理所当然的,就将目光放到了最前头的王文身上。

身为吏部尚书,他的意见,显然是他们所有人当中,分量最重的。

但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就在王文准备开口的时候,一旁的陈循却率先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蒙陛下厚爱,接掌工部数年,虽然自觉有所进益,但是,部务繁杂尚难理顺,刑部掌天下刑案,职权甚重,臣此前并未有过刑案经历,实在不宜接掌刑部,还请陛下明鉴,恕臣之罪。”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都纷纷将惊讶的目光投向了陈循,就在被打断的王文,一时都顾不上生气,看着陈循的眼神,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所以这位陈尚书这是,主动退出?

众人品了品他的意思,心中念头一阵翻动,虽然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在针对陈循。

但是,陈循真的就这么干脆利落的放弃了,还是让他们觉得,颇有几分不真实的感觉……

不过,陛下面前,一言既出覆水难收,不少人都停下了想要出言的冲动,看向了上首的天子。

果不其然的是,天子沉吟片刻,轻轻点了点头,道。

“陈尚书忠心体国,朕知晓了,近来工部也的确事务繁重,离不得人,若是陈尚书调任刑部,朕还要重新再找一个工部尚书,确实不妥,既然如此,那陈尚书便继续在工部任职便是。”

“谢陛下!”

陈循拱了拱手,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不过,就在他将要退下的时候,天子却忽然又开口问道。

“既然陈尚书觉得自己不合适,那么,不妨说说,你觉得谁人可以担当此职?”

这话问的突然,但是,却还是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陈循的身上,而后者也没有怎么犹豫,稍一沉吟之后,便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刑部事重,理当择以能力,威望都足够之人来担任,内阁张首辅性格稳重,素有人望,俞次辅能力出众,曾任大理寺卿,谙熟刑案,二位大人皆可胜任此职。”

显然,对于这个问题,陈循心中早有答案。

但是,他这个答案说出来,却让在场的众人心中有些嘀咕。

如今陈循主动退出刑部尚书的争夺,固然是好事,但是他的这般答案,同时把张敏和俞士悦两个人推出来……难道真的是想要彻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

不过,眼下不是想这些的时候,陈循表明了态度,便算是给这场争夺拉开了序幕。

紧随其后,王翺便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觉得陈工部所言有理,张首辅在朝中素有人望,名声政绩,皆受朝野上下赞誉,如今刑部群龙无首,正是需要一位老成持重之臣出面稳定大局之时,故而,臣以为,命张首辅调任刑部尚书,最为妥当!”

作为前任首辅,王翺之所以能够成功转任兵部,和张敏脱不开关系,在那以后,二人也算是结成了松散的政治联盟,所以这种时候,王翺肯定是要推一把的。

不过,有支持的,就有反对的。

王翺说完之后,吏部王文立刻就摇头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张阁老的确老成持重,但是,他刚刚升任首辅不到两年,除了俞次辅外,内阁如今几位辅臣,皆是入阁不久,也正是需要张阁老继续坐镇之时,故而,臣觉得还是俞次辅更为合适。”

平心而论,王文和俞士悦并没有深交,但是,这么多年同僚下来,足够让王文清楚俞士悦的德行立场。

这位次辅大人,持身中正,但又不缺乏圆滑变通,单纯从吏部尚书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他最合适。

王文说完,随后,便是新晋的阁臣俞山,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

俞山身为于谦此前的左膀右臂,自然跟俞士悦交情也不错,更何况,他的上一任东家王文也是如此态度,俞山附和起来,自然是更没有什么压力。

而随着他的出面,俞士悦已经明显占得了优势,而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跟俞士悦竞争的人,变成了首辅张敏,反而是外界传的沸沸扬扬,好似给人一种若不晋升实在说不过去的朱鉴,被在场的所有人给齐齐忽略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向很少干预官员调动的礼部胡大宗伯忽然出列,对着天子拱手道。

“陛下,方才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张首辅,俞次辅皆是能力出众之人,想必也能够担当刑部尚书之职。”

“只不过臣尚有一事忧虑,俞次辅如今兼任太子府詹事,掌东宫诸事,若俞次辅调任刑部,则势必难以兼顾,东宫乃国本,若太子府詹事有所更动,则恐影响太子殿下学业。”

“故而,臣以为,朱鉴大人更适合接掌刑部尚书一职。”

???

话音落下,在场的众大臣顿时惊讶不已,这还真是说啥来啥,他们前脚还在感叹,朱鉴时运不济,即便是外朝的呼声再高,可真到了最终决定的时候,却没他的份,结果紧接着立刻就有人出面支持他。

而且,这个人还是一向八面玲珑,不喜欢沾染琐事的胡大宗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