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背叛G命(第2/2页)

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应有的含义。

我不反对宏大的叙事,也不反对所谓的深刻和批判,但这些东西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行,要不然就是徒有其表,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海水一来就露出了本来面目。”

论起对于小说的理解,姚淑芝拍马也难及干了一辈子编辑工作的荣世辉。

林为民这时爽朗的笑起来,说道:“还是荣老师水平高,出口就是典故,又给我们上了一课。”

荣世辉笑道:“我怎么听你这话不像是夸奖我?”

“荣老师,这就是您多心了,我可是一片赤诚。”

两人斗起嘴,刚才略显严肃的讨论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关于林为民这部《有话好好说》的评价,编辑部的意见不算统一。

这种现象跟林为民预想的差不多,每种类型的作品都有它不同的受众,他并不强求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广受欢迎。

随着《钟山》的热销,《有话好好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部作品跟林为民之前的几部风格迥然不同,让无数读者们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在八十年代初期,伤痕文学大行其道的文坛,《有话好好说》这种荒诞、精致的故事如同清流,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

因为刊登了“林为民最新长篇力作”这个噱头,最新一期《钟山》的销量节节攀升,势头明显比往期强出不少。

这对今年年初才刚刚经历了改版的《钟山》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远在金陵的《钟山》编辑部里,余兆淮看着各地邮局和书店汇总来的征订信息,笑的嘴都合不拢。

主编海笑夸奖道:“兆淮啊,你这次可算是给我们编辑部立了个大功。”

“您要谢还是谢林为民吧。没有他的灵感爆棚,把答应我的短篇硬生生写成长篇,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哈哈,说的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