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茬接一茬(第2/2页)

随后,在他们的监督,甚至亲自参与下,又一亩的试验田被清理出来,整个过程,这几人都无比认真,甚至干脆趴在地上,研究着有没有偷偷在下面埋地瓜。

每一株地瓜拔出来,甚至还要看看根茎是不是新鲜的。

那认真的模样,就差拿个放大镜进行观看。

不过他们越是认真,也越能说明问题。

这个过程中,那几名日报的记者,不断用相机将这些场景拍下来,而张兴武也没少露脸,甚至还挑选出一个个头最大的地瓜满脸激动的抱着,被相机定格。

反倒是李卫东,虽然对方提出要给他拍照,不管怎么说,这些新品种都是以对方的名字命名的,卫东一号。

那么作为卫东一号的培育者,露露脸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偏偏却被李卫东给拒绝了。

他的确需要名声,但却不需要上报纸,也不可能上报纸,把自己的照片模样堂而皇之的暴露。

甚至,就算有记者偷偷拍了照,等回头登报的时候,也会被扣下来。

因为李卫东的保密级别,决定了他的模样不可能上报纸。

但只是名字,或者只是卫东一号这个新品种的名字,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这年头,叫李卫东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在没有照片的情况下,谁又会把两人给联系到一起?

经过一番仔细认真的检查,这一亩甘薯很快被收了上来,然后仍旧是重复过称。

令人没想到是,这一亩甘薯的重量,甚至比昨天那两亩还要多,直接达到了1921斤。

这已经不仅仅是百分之四十的问题了,而是接近了百分之五十的增产。

如此丰收,自然令人兴奋。

尤其是那几名劳动模范,他们可以很肯定,这一亩地的甘薯并没有任何造假,都是实打实的。

如果种植过程中,没有偷偷加化肥的话,那么一旦推广开来,全国的甘薯增产,也将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而那几名日报的记者,也拍下了足够的照片,用笔记录下了这些卫东一号从开始到培育,再到如今试验田的整个过程,这些可都是第一手的资料。

尤其是报道的时候,肯定要有这些叙述,增加真实性。

等这批记者跟劳动模范离开后,张兴武却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在第二天,又领了几个过来,重复了昨天的过程。

甚至第三天,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几名甘薯方面专家,但这次,却跟前两次明显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