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页)

在如今的大周,“活下去”已不再是百姓唯一的追求。

新年还未到,但昭都城内已经有了过节的氛围。

长街上方不知何时挂满了明灯,灯上还有用蝇头小楷写的诗文。

夜风吹得灯火跟着一道摇曳。

灯上的诗文化作影子,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

他手中的米糕还冒着腾腾的热气。

鼻尖的红意,终于消散了几分。

话音落下之后,应长川不知道从哪里变处一只水囊递到了江玉珣的手中,并轻描淡写道:“别再呛到。”

刚才还以为自己躲过一劫的江玉珣立刻被吓得咳了起来:“咳咳咳……你怎么还记得?”

说着便接过水囊,一口气喝掉大半温水。

应长川轻轻拍了拍他的背,“爱卿说过的话,孤什么时候忘记过?”语毕他忽然将视线落在了江玉珣手中的米糕上,并微微挑眉问,“爱卿这一次怎么不邀孤品尝了?”

刚蒸出来尚且柔软的米糕上,有一道小小的咬痕。

好似缺了一瓣的月亮,白玉莹莹格外可爱。

夜风吹得灯笼轻摇,生出“沙沙”声响。

江玉珣身上的影子也跟着一道晃了起来。

他忽然抬起了头。

这一回江玉珣并没有像上次那般用手掰一块递给应长川。

而是微微抬臂,直接把缺了一角的米糕递了上去。

灯火还在晃着。

应长川笑了一下,直接与江玉珣一道咬在了同一个地方。

桂花的香在瞬间味溢满唇齿。

他低头看到,身着晴蓝色锦衣的江玉珣正期待地眨着眼睛看向自己。

昭都长街上的烟火与明灯,全部落在了他的眼底。

目光相对的那一瞬,江玉珣轻轻地笑了一下,并看着应长川那双不再冰冷的烟灰色眼眸问:“怎么样,甜吗?”

几年前江玉珣也曾在怡河旁的马车上问应长川同样的问题。

彼时天子并没有给出答案。

长街上的灯火还在摇晃。

应长川抬起手捏了捏江玉珣被冻得发红的耳垂,低头将唇落在了他的耳边。

他无比认真地压低了声音,给出了那个本应在四年前说出的答案:“甜。”

今晚的昭都格外热闹。

几乎所有商铺都开着门,且排着长队。

除了自南地来的特产风物以外,最受欢迎的还是售卖烈酒的店铺。

邢治的生意越做越大。

除了较为高端的酒楼以外,他还在昭都开了几间售酒的铺子。

这些铺子面积不大,里面没有桌案供堂食。

只有一个门脸,与三两店家在这里为买家打酒。

这种铺子里售卖的烈酒,大多是当年酿出还未经过陈酿。

味道虽然不比酒楼中的好,但是一口下肚便能使浑身发热,是百姓在冬日里难得的慰藉。

直至天色变深,酒铺外的队伍仍没有一点变短的迹象。

今日的昭都人人都有事要忙碌。

昏幽的灯火下,甚至无人注意到人群中的天子与尚书。

江玉珣的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

吃完米糕之后,他又买了一小坛烈酒抱在怀中。

——江玉珣并不嗜酒,家中有酒窖的他想喝什么样的佳酿,都可直接去仓房中取。

今日江玉珣只是想要感受一下昭都这热闹的氛围罢了。

……

尚羽门是昭都的侧门,正巧就在宓府附近。

此时不仅原本门庭冷落的宓府热闹了起来,甚至于府院门口的空地上也多了不少商贩。

其中几个竟然是西域面孔。

江玉珣原本以为应长川打算带自己去宓府。

不料应长川却带他绕过宓府,向着昭都城的高处而去。

-

昭都虽建于平原之上,但城内地势仍有起伏高低之分。

直到今日江玉珣方才留意到,原来昭都最高处竟建有一座高楼。

这座木质高楼四角悬有玉铃,夜风吹来便会生出清脆的声响。

——高楼曾属于聆天台,如今被空置了下来。

今日天气格外晴朗,夜里天上依旧没有一丝云朵。

只有轮满月孤悬天边,照亮了整座昭都。

为防止江玉珣又去挠指间的冻疮,上楼后应长川便再一次将他的手攥在了掌心。

“爱卿可认得此湖?”天子微微眯眼,朝着城外看去。

今晚天气很好,江玉珣一眼就能看到远方被白雪覆盖的月鞘山,还有山下新月一般的湖水。

入冬以后湖面上结了一些碎冰,此时它们正在月光的照耀下发着粼粼银光。

江玉珣压根没有在昭都生活过。

他本想回答“不认识”,但是仔细看到那湖水的形状后他便反应了过来——那是怡河改道之后留下的湖泊!

河流截弯取直后,原本弯曲的河道被留下来,形成了半圆形的牛轭湖。

不远处月鞘山下的湖正是这样。

江玉珣轻轻点头:“认得,那是原本的怡河。”

古代百姓往往起得早睡得早,以往这个时候大部分人也该回到家中准备休息。

然而此时不只昭都城内热闹非凡,甚至就连远处那片湖旁都候满了百姓。

“他们在等什么?”江玉珣忍不住转身朝应长川问。

这一次,应长川终于不再卖关子。

凭栏而立的天子缓缓转身看向江玉珣,他笑了一下轻声道:“等烟火。”

“……烟火?”江玉珣的呼吸随之一窒,心脏也在这一刻快速跳动了起来。

应长川所说是自己知道的那个烟火吗?

几乎是话音落下的同时,寂静的夜空忽然缀满了蓝色的星云。

江玉珣立刻回头看向天际。

湖畔的惊呼声传到了他的耳畔。

几乎全昭都的人都在此刻抬头看向月鞘山上。

磷白的焰火如牡丹盛放于夜空。

下一刻,又似星河倒泄,落入尘世的冷湖。

——大周既要有枪炮御敌,更要有用来庆贺的烟花。

几年前那番话再一次浮现于江玉珣心间。

如今,火器驱走了盘踞北方虎视眈眈的异族。

焰火终于照亮了昭都的长街。

又一朵烟花绽放,原本待在屋内的百姓也纷纷披上外袍奔出家门仰望夜空。

“是凤鸣吗?”

“凤鸣也不过如此!”

昭都百姓将烟花燃烧生出的轻响比作凤鸣。

他们纷纷屏住呼吸更不敢再惊呼。

只知仰头看天,唯恐惊动这为他们而坠落的星河。

应长川的声音如梦呓般落在江玉珣耳边:“自夏日起,我便找丹师调配焰火,今日这景象可与阿珣想象中一样?”

应长川将他那年的话记在了心中……

江玉珣看过无数次烟火。

都不及此刻绚烂。

他仰头看着天上的烟花,眸中满是笑意:“比我想象得更好看。”

怡河畔烟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