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氏发展壮大的真根基所在!(第4/5页)

王氏炼器总司。

王氏主宅东边的山脉,经过长期的开发已经变成了熟地。利用山体的天然优势,通过挖洞、修筑等等手段,这片地方被修筑出了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炼器工坊。

王氏炼器最核心的工坊位于【晴莲火谷】之中,这外围的这一圈,主要还是炼制一些基础性的工具,仪器零件,武器等等。

已经经历过实习期的孙小乐,在炼器总司很快就适应了工作。

他目前主要负责一个普通的农用铁器车间,这类铁器车间专门负责打造锄、镰、铲、斧、犁等基础农具。

而孙小乐负责的这一个车间,只打造一样东西,那就是铁锄。

王氏炼器每年的农具产出数量非常大。单单是平安、新安两镇,每年的农具更迭和需求,就已经是一个大数字了,如今王氏又在开拓守哲关外的域外之地,工程量巨大,对于农具的需求更是激增了十倍不止。

别小看这区区一个铁锄。几十年里,王氏炼器总司一直在对铁锄的流水线生产进行改良,在产量,以及质保等细节上精益求精,时至今日,跟大部分世家和铁匠铺的那种手工锻造模式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王氏炼器生产的铁锄,非但成本要比其他世家低数倍,质量也更好,产量也更大。因此,很多外地的客商都会直接从王氏这边大批量采购【王氏铁锄】,运到外地,随便一卖都是暴利。

这一天,孙小乐还跟往常一样,忙里忙外地协调着车间的生产。他的日子过得很充实,未来的前途也很远大。

在王氏的资助下,他很早就开始了炼气境的修炼,如今不过十八岁,便是炼气境三层了。

他唯一的烦恼就是,太过受欢迎。

不仅同一个小区的七大姑八大姨,动不动给想要他介绍姑娘,便是连王氏炼器总司的一些女性文员,都屡屡对他暗送秋波,表达好感。

只是孙小乐目前对恋爱和结婚都没兴趣,他只想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一步一步的提高自己,以便能胜任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对得起王氏对他的重点栽培。

而且,谁都不知道,早在王氏珠薇学院读书期间,他心目中就已有了一个女神的影子,那就是王氏“璎”字辈排行十五的璎蕾小姐。她与孙小乐同年,也刚好今年毕业。

秉承着王氏子孙们一贯的优秀,璎蕾小姐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总司办公室,成为了总司老总,宗耀老祖的助理。

不过这份青春萌动的影子,孙小乐只敢藏在心里。十五小姐那可是王氏高贵的小姐,大名鼎鼎的王氏天人长老王守勇的孙女儿。

与他之间,有着天然的鸿沟。

他只有靠着努力,再努力,争取能做到,能稍微接近一些十五小姐,并且默默地守护她一生。

就在孙小乐兢兢业业工作的时候。

突然有人跑来通知他去总司办公室一趟,说是总司副总王室川要见他。

一时间,孙小乐有些懵了。他一直是炼器精英班学生,对炼器总司的管理结构很清楚,一共设有一总三副总的结构,只是老总王宗耀和副总王平,都是正宗的第一代炼器师。

他们平日里要专注炼器之道,也要负责在内部教授炼器技术。

如今真正管理炼器总司的,就是副总王室川。

不过副总传唤,孙小乐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将工作仔细交代给了副手,随后匆匆赶去副总办公室。

敲门进入。

首先映入孙小乐眼帘的,不是王室川,而是一个青春靓丽,穿着漂亮的女子。她巧笑嫣然间,让孙小乐心中一突,这,这不是十五小姐璎蕾么?

不过孙小乐定力不俗,急忙收敛心神,朝不远处的王室川行礼:“孙小乐拜见川总。”

王室川是王宗耀的儿子,长得和他爹王宗耀一样英俊,目前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壮之时,他不怒自威地扫了孙小乐一眼:“孙小乐,我记得你。炼器精英班的才子,综合素质评价很高,甚至在文化课领域还超过了同班的两个王氏直脉子弟。”

孙小乐急忙谦逊道:“川总谬赞了,全靠主家栽培。”他列入重点栽培名单,是要加入王氏家将体系的,只不过他从事的不是武职。

“璎蕾,你推荐的这个人选还不错。”王室川满意地点了点头,“你总算靠谱了一回,这孩子要不是出身自平民家族,成绩保管比你强。”

王璎蕾顿足不依道:“六哥哥,人家平常哪有不靠谱?我又不是王璎绮和王璎璇那些整天惹事生非的小破孩。”

“行行行,你还是比较靠谱的,这次毕业考成绩也不错,综合全班第一。”王室川笑着说,“听说四爷爷还亲自给你嘉奖了,说你是年轻一代女娃娃的表率。”

“那是自然,我可是听说六哥哥当年在班上成绩吊车尾,被四伯暴打后才奋发图强的。”

“哟哟,你这丫头片子还真敢揭短啊。”

听着他们兄妹两个说笑,孙小乐低着头装作没听见,彼此的身份差距太大,他可不能随意僭越。

“孙小乐,既然璎蕾推荐你,加上你自身学的专业知识也非常扎实。”最后,王室川说道,“我有一项重要任务要交给你,只是略微有些危险性,你可愿意?”

孙小乐急忙表情一肃:“小乐承蒙王氏栽培,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

就在王氏自强不息,稳步发展的同时。

归龙城皇宫拙政阁中。

隆昌大帝最近最大的乐趣,就是观看各路的情报汇总,有关于康郡王的,安郡王的,但是他最爱看的,还是关于王氏的。

“有意思,没想到那小小的平安镇,竟然给那王守哲玩出花儿来了,倒是朕小瞧了他。”

“以前朕,怎么就没有留意到,那一个小小的长宁卫竟然税收如此之高?王氏为国家做的贡献可不小。”

可看着看着,却不对劲了。

隆昌大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好胆,这王守哲真的是好胆。竟敢仗着天高皇帝远,与英济喝了点酒后,恣意点评朕的功绩。什么两分过,八分功!”

“什么因为朕喜开拓,不喜发展内政,结果导致举国比较贫穷!”

“听听,这叫什么话?朕大半辈子都在和西晋南秦打仗,他非但不觉得朕在保家卫国,还妄议朕是个好战之君。老子以一敌二威风八面,竟被那无知小儿妄言。”

“陛下息怒,息怒,王守哲根本不知道他身旁有咱们的人,才敢如此妄言。”老姚在一旁急得直冒冷汗,心中直嘀咕,那姓王的小子还真挺能惹事的。

你喝酒就喝酒了呗,何必恣意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