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初心 感受一下差距

几天后, 于佩与王展延作为原告的代理律师,一同出庭。

案子审判很快,不用一个上午的时间, 判决当庭宣判,被告张志华应退还原告程春望全部款项,总计65万元。

如此顺利的原因, 是于佩拿出了关键性证据, 一支录音笔。

证据确凿, 对方无可反驳,的确存在事先隐瞒抵押的情况。

出庭之后,最高兴的不是打赢官司的于佩和王展延,也不是当事人程春望, 而是一直关注整个案子进展的李勤年。

这次的案子解决得干净利落又高效, 回去的路上, 李勤年对于佩赞不绝口, 尤其是她那支巴掌大的录音笔。

作为律师所的小老板,李勤年杨是不会把一些小工具放在眼里的。

录音的工具他见过不少, 目前最先进的也就是微型录音机,巴掌大小, 但有点厚度,里面塞得下一只磁带。

至于于佩手中的薄薄一支录音笔, 他还真没见过。

他敢笃定, 这玩意儿国内没得卖。

不然他不可能没听过。

回到律师所后,于佩在庭上出席的录音笔立即成为律师所里所有人重点关注的对象。

大家将于佩团团围住, 尽情观赏从来没见过的如此小巧的录音笔, 忍不住发出一阵阵轻叹。

“天呐, 这录音笔真小, 就算揣在口袋里,也不会被人发现吧?”

“我还没瞧见过这个样式的录音笔呢,看来是咱们落后了,这么一对比,录音机太笨重了。”

“于律师,这是你在国外买的吧?多少钱啊?国内估计都买不到。”

……

关于价格的问题,于佩没有回答。

她没吝啬,直接将录音笔递给大家观详。

在一片惊叹声中,终于有人问出来专业相关的问题:“可是,录音的内容,可以当成证据吗?没经人同意录下的内容,是不是无法成为证据?”

问话的人是实习律师袁梦霞。

于佩抬眸轻轻看她一眼,满律师所的人都沉浸在观赏从未见过的新型录音笔,只有小袁同学关注案子的实情。

于佩有点欣慰。

走到袁梦霞身边,笑着道:“当然可以,合法取得就行。”

她没有偷偷在张志华家里或者办公地方放置录音笔,她是光明正大放置在方朝祥安排的会议室。且谈话内容与案件相关,不涉及个人隐私。

总之,法庭采用了。

那就说明有可取之处。

袁梦霞的这一问,让律师所里其他同事反应过来。

这么一个好用的工具,谁不想用?

大家踟蹰着,不知是谁问了这么一句:“于律师啊,你看你这东西这么好用,下次能不能借我用用啊?”

于佩略一沉思,“可以。”

听到于佩答应,其他人立即七嘴八舌凑过来。

“于律师,咱们都是同事,你不能厚此薄皮啊,你能借给他用,也借给我用用呗。”

“还有我,还有我,于律师,平时你买水果,我都帮忙去洗,你不能把我忘了啊!”

……

攀交情地攀交情,说好话的说好话,大家团团把于佩围住,直到听到她答应下来才高兴地一窝蜂散去。

从那之后,独属于于佩的录音笔成了律师所里的公共财产。

对这样的状况最高兴的要属李勤年。

不花一分钱,让律师所里多添了一份公共财产,这谁不高兴?

对于于佩这样慷慨的行为,他决定给予回报,“于律师啊,过两天有个行业会,你和王律师陪着我一起去吧。”

“行业会?”于佩微微皱眉。

“是啊,能被邀请参加的都是咱们行业的精英,你可以过去结交结交人脉。”

李勤年极力邀请,“于律师,你可别说你不想去,一般人我还不带他去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于佩不好推辞,一口答应下来,“行。”

所谓的行业会,实际是行业交流会。

是由行业协会主办发起的每半年一次的交流会议,每家律师所都会受到邀请,通常一家律师所只会派出所里知名律师参加。

同去的大多是律师所里久负盛名的人物,默默无名的人跟了去,也没法得到关注。

于佩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人。

行业会那天,她穿着一套工作装,与李勤年和王展延一同出现时,周围人看也没看她,只热情地朝着李勤年和王展延打招呼。

看到这样状况的李勤年每次和人寒暄,都要提一嘴于佩,那模样,像极了对顾客强力推销商品的小老板。

于佩在一旁也尴尬,默默在旁边找了个座位坐下,避开李勤年身边的殷勤客套。

她不大愿意过来的原因也在于此。

这种场合,都是同行,没有供求关系,有效社交的基础在于双方处于差不多的地位。

目前在众人眼中,她只是个勤年律师所里的实习律师,也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案子,众人必定记不住她。

等她之后案子多了,有了名气,不用李勤年这样强力推荐,自然有人过来和她套交情。

于佩只当是来听听行业里的动态,没打算主动社交,在一旁座位上显得略为安静。

李勤年身边则不同,围绕着他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

他现在是行业里的大名人,生意蒸蒸日上,发展势头是其他律师所快马加鞭也赶不上。

连对家东方律师所的老板蒋军成也要过来同他主动打招呼。

蒋军成比李勤年小几岁,极其自然地称呼其为“勤年哥”。

这样的场合,打招呼通常是“张老板”、“王老板”之类的,一声“勤年哥”,无形拉进距离。

“勤年哥,不得不说,我真佩服你!”

蒋军成一双眼睛微微眯起,对面前的人赞不绝口:“你可真舍得啊,先前舍得给大家配备电脑,现在又舍得给大家配备录音笔,我底下的人可羡慕了,都想跳槽去你的律所呢。”

对于李勤年这样两个举动,蒋军成心里是大写的服。

就单说电脑办公这一点,在自己家里都还配备不起电脑的时候,肯为律师所的人全都配一台电脑,这样的见识实在超前。

他也是有样学样,下了血本,给律所里的人全都配了电脑。

配了之后才发现,办事效率提高了不下十倍,处理的业务能比之前都好几倍,那点配电脑的钱很快回本。

这是东方律师所近些日子业务量突增,发展势头强劲的最根本原因。

现在又听说李勤年给律师所的人都配备了录音笔,他要不要也有样学样?

只是这高科技的录音笔,恐怕国内没得卖。

蒋军成刻意过来套近乎。

先将李勤年夸捧一番,最后才慢慢引出真实目的,“不知道勤年哥律师所里的录音笔是从哪个渠道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