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2/2页)

在他的脑海中,湖南的形象已经愈发清晰。

人口少,荒芜之地众多。

气候炎热潮湿,北方人一时间难以适应。

土地质量不佳,或许是开发不足的缘故。

航运方便,运输成本低廉。

当地官员在中心城市艰难地发展商品经济。

一切都并不容易!

……

同光八年(923)七月二十八日,圣驾抵达岳州理所巴陵县,一座位于洞庭湖出口附近的城市。

邵树德在城中转悠良久,试图寻找当年拉锯战之下的战争痕迹。只可惜一无所获,除了城内大量姓折的百姓外。

第二天上午,他来到了城外的洞庭湖畔,接见比他早到的湖广道境内的各路蕃人首领、洞主们。

蛮人献上了大量贡物,主要是:麸金、布匹、白银、丹砂、药材等,基本就是本部落的土特产。

湖南当然有大量未改土归流的部落了,主要位于与黔中道交界的西部地区。

那片区域群山连绵,民风彪悍,野性十足。

此番圣人西巡湖广,诸部头人提前旬日抵达,还携带了各色贡品,态度十分恭敬了。

他们被安排在了馆驿之内。好巧不巧的是,随驾禁军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每日训练、吃饭、训练,如此循环往复。

酋豪们不明所以,待看到禁军雄壮的军威时,又面露惊容,貌似十分震撼。

效果达到了。

套路不怕老,只要用对地方,用得恰到好处,就没人敢说什么。

湖南不比北方,各种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来历的羁縻部落多如牛毛。

他们互相之间也有仇隙,时不时互相攻杀,不知多少山寨毁于一旦。

蛮人畏威而不怀德,跟他们打交道,就得用这种相对不客气的手段,厉行震慑,让他们生不出任何反抗的念头。

邵树德坐到了高台上的黄伞盖下,接受诸部酋豪跪拜后,拿起礼单看了看。

贡品中值钱的东西不多。不过这事本身就是看个态度,邵树德也没指望蛮人的口袋里有几个钱——这次没有来的部落,后面肯定要挨收拾的,无论花费多少精力。

他甚至都已经派了禁军一部,在州军向导的陪同下,前往西边,挑几个典型办了——这才开国二十年,你们就我行我素,不听号令,再往后发展,会到什么地步?

一整天的接见、交流完毕后,他又拿起了另外一份军报:张永、王黑子二人已快马抵达岳州东南,明日即可进城。

终于回到朕的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