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六十五章 都被天幕骗了

秦始皇皱着眉头继续看下去, 看完上册看中册,书中只提到了这些东西的作用,对于如何制作、需要什么原料只字不提。

之前的小说虽然也不会详写制作过程, 但是大致的方法还是有的,这本怎么没有?

就连火.药都有个“一硫二硝三木炭,加一点白糖大伊万[1]”, 生长液、营养液这些东西竟然连材料都不提,这要如何制作?

莫非在下册?

一向果决的秦始皇这一刻竟有些懊悔。

见天色大亮,秦始皇合上书本,起身梳洗。

“来人,宣大臣们入宫。”话落,秦始皇又补了一句, “让公子公主们也都来。”

经过多次试验,秦始皇发现同一件事,只要参与进来就有积分。

比如李斯拟定了方案, 由他拍板决定用不用这个方案,决定用这个方案后监督执行方案的官吏以及执行的黔首,都能得到积分,只不过有多有少罢了。

发现这个规律后,秦始皇让公子公主们也参与进来, 想多获得一些余额。反正都是他的儿女, 余额也都是他的。

在等待的过程中, 秦始皇拿起一本七年级上册生物书翻了翻,这一翻可了不得。

秦始皇看入迷了。

第一单元就是生物和生物圈。

开篇即是“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遥望地球[2]……”

原来在这, 秦始皇恍然大悟。

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大臣们都到了,秦始皇也只是让他们研究上中两册小说, 将里面有用的内容提纯出来。

阴嫚公主眼看着小说又要被拆开,心痛地移开视线。除了第一本小说他们买了很多,后来的小说都是这么被拆成好几份,等大臣们看完后才重新装订成册。

可是已经损坏的书籍怎么可能完好如初?

阴嫚正难过着,忽然被人轻扯了一下袖口,她回头一看,是备受父皇宠爱的少年将军韩信。

韩信低声道:“公主别难过,昨夜我抢到了一本下册,送了好些东西,还有一本《宋词》,回头送与公主。”

阴嫚闻言眼睛瞬间亮了,“当真?”

韩信被她绚烂的笑容一晃,呐呐点头。

汉武时期

主父偃等人送进宫的三册小说,刘彻花了整整三天才将其看完,这三天,他除去每天吃饭睡觉三个时辰,以及花一个时辰处理重要政务,其他时间都在看这几本小说。

一直看到最后一页,刘彻也没看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心中对星际越发好奇,简直就是抓肝挠肺的好奇,吃饭都不香了。

就连看生物书都兴致缺缺,直到落下闳求见。

“什么?你说星际是后世人杜撰的?”刘彻大惊失色,一声高过一声:“后世还在探索适宜居住的星球?也就是说后世根本没有和星际接轨,星际、飞船、基因强化液都是后人自己臆想的?”

落下闳不知道陛下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崩溃,他如实道:“陛下,这本《天文学入门》中提到了世界上天文学的进展,以及人类探索天文学的意义。

确实如臣所说的那样,以后世目前的发展,确实还在探索宇宙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还不能随意前往其他星球,目前为止,人类去过的星球只有月球。”

落下闳眼看陛下脸色越来越难看,声音识时务的小了许多,不再那么激动,“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月亮,不过其他星球有人类的探测器去过,那些星球……”

刘彻看着落下闳滔滔不绝,心里烦闷得不行,合着他这些天白激动了?

什么基因强化能活两三百年都不是事,感情都是后世自己杜撰的?

刘彻:%;amp;#%##

好气哦!

落下闳说完,看到刘彻明显不在状态,脸色还出奇的难看,还以为自己惹怒了陛下,他试探性地叫了一声“陛下?”

刘彻眼皮都不带抬的,面无表情道:“没什么事就退下吧,朕累了。”

落下闳:这怎么行!来觐见陛下的目的还没说呢。

“陛下,臣以为后世如此繁华昌盛却还在不计成本地研究星宿,说不定假以时日真能与遥远的星际互通。臣不才,也想研究一二,望陛下支持。”

言下之意,请陛下拨款。

刘彻抬眸,冲着落下闳招了招手。

落下闳见状,忙不迭凑上去。

刘彻伸手,“把你说的那本《天文学入门》呈上来给朕瞧瞧。”

落下闳瞪大眼睛,满眼舍不得,却还是从怀中掏出了用布帛包裹着的书籍,双手递给刘彻。

“退下吧。”

落下闳:“……那臣方才”的请求呢?

刘彻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朕看完这本书再给你答复。”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看了一夜的小说,第二天带着一脸倦容上朝。

朝堂上,大臣们都在讨论昨夜天幕说的内容。

李世民也来了兴趣,他书还没看完呢,“众爱卿昨夜都买了什么书啊?”

尉迟敬德一脸委屈,“陛下,臣买了上册,昨夜翻了一晚上也没看到那个能把皇宫夷为平地的大杀器是怎么制作的。营养液、强化液也没有。”

程知节:“别提了,上册都是在说那个公主怎么收买人心,当上女皇,还提了好多吃的,看得我都饿了,连夜叫醒厨子给我准备夜宵。”

房玄龄虚咳了两声,“中册倒是说了不少地方治理的方法,让人豁然开朗。不过大唐实施起来恐怕不易。”

“哦?为何?”

房玄龄言简意赅:“没人。”

大唐初年人口还不到二百万户,百姓因为连年天灾**,十室九空。想迁人口都没得迁,怎么发展?

李世民听着朝臣们的讨论,长叹了一口气,“唉,朕真是羡慕大宋。”疆域不大,却那么富裕。

满朝文武都沉默了,文臣是羡慕,据天幕说宋朝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的官员,而且待遇极好,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

武将们在翻白眼,就宋朝打仗要按照阵图打的架势,大宋的军事能好?打了胜战还主动求和,城池打下来还主动还回去,在宋朝当从军简直遭罪。

看着满朝文武,李世民心中有了决定,世家就是国之蛀虫,必须先把世家打压下去,把世家手里的隐户变为明户,才能谈书中的发展。

大宋能发展得如此繁华,何尝不是没有世家的缘故。

世家占据了太多的资源,他们连皇族都不看在眼里,李世民不满这一点很久了。可惜正如天幕所说在宋之前,世家几乎垄断了所有上升渠道,寒门难以抗衡。

而且就算扶持寒门与世家抗衡也没用,寒门崛起后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会选择和世家联姻,到头来提拔起来的寒门就变成了小世家。

糊名誊抄的科举制是一个办法,但不够,世家最不缺的就是藏书,跟寒门士子比考试,他们根本不带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