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贱人见智

胤禟想这事说不定可以,便连夜写了份折子。

开头便是儿臣闻永定河患等,中间写儿臣熟读治河之策,虽不曾有过经验,但是愿意为永定河上的官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暗示自己会填补永定河亏空等等。

再斟酌字句,表达皇阿玛英明神武,天纵奇才,一通吹捧,表示自己以皇阿玛为榜样愿为朝廷分忧。

康熙接了这折子,翻开一看,既而笑出声来,对着梁九功笑道:“这个老九啊,心眼子多的都要溢出来了。”

梁九功笑着奉承道:“九阿哥这也是心有志向啊。”

康熙放下折子,“这个老九还未成婚呢,竟然竟能哄得媳妇给他掏银子,真是不知羞。”

老九才是个光头阿哥,那有什么家底啊,宜妃就算能补贴一些,可是他们是多年的夫妻,宜妃手里有多少康熙还能不清楚。

老九这必然是哄着了李家的小丫头给他掏银子。

康熙神色淡下来,意味不明的说道:“李家丫头看来嫁妆不菲啊,能掏出几万两的银子,眼睛也不眨。”

梁九功在旁默默听着,明白这是皇上起了疑心。

思及在苏州和江宁之时,曹李两家给的‘茶水银’便笑道:“皇上您忘了,李姑娘的外祖白家曾经是赫赫有名的盐商,之后虽然退了,但是听说绸缎生意做的也是极好,而且听说那白家老爷是个老绝户,就只有李夫人一个女儿,又只有这一个外孙女,相必也是补贴不少。”

康熙觑他一眼,“你这老小子可是收了不少好处吧”

话语中带着调笑,玩笑一般。

梁九功连忙跪下,叫道:“哎呦,皇上您慧眼如炬,奴才这点事那里瞒得过您,那李姑娘跟着御船回京,身边尽是些奴才也没个照料的人,所以那白家可是给了不少银子出去,奴才这也是收了,您要是不叫收,奴才立马就还回去。”

康熙乐了,笑颜展露,“得了,那点银子你就自己个留着吧,没事也代朕去看看她,有什么不便都解决了,免得老九担心。”

梁九功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道:“皇上,奴才本也想去看看呢,谁知道九阿哥一天三顿的往哪跑,有九阿哥在,那里有奴才的用武之地啊,奴才还为收了银子却没办事而心里不安呢。”

康熙无奈摇摇头,“这个老九啊,也是够上心的了,怪不得能哄着人家小姑娘愿意给他掏银子。”

“他这小子哄着人家,朕可不能就这样看着,记得回京之后提醒朕,等老九福晋进门,可得多给些赏赐。”

梁九功躬身称是。

……

“李姑娘,皇上宣您同诸位皇子一同用膳。”

李星晚一脸疑惑,皇上叫她一起去吃饭,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小禟子的折子递上去了。

她梳洗整理之后便跟着领路的太监去了皇上用膳的房间,到了这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用膳啊。

皇室用膳自然跟普通人家不同,皇上在上首有自己的桌,下面的人也是一人一个方形小桌,彼此之间的距离超过在一米左右。

没有专门给她安排桌子,而是和胤禟同坐一席,其余阿哥则是自己一席。

胤禔微微一酸,可惜他福晋没法出京,不然他也是能够夫妻两人一席了。

康熙指了两道菜给胤禟和和李星晚这桌送过来。

“儿子谢过皇阿玛。”

“臣女谢过皇上。”

李星晚跟着胤禟一起行礼。

这才发现胤禟这时候跟平时的表现判若两人,她也同胤禟一起用过饭,那时候就不那么遵守规矩,两人自己夹菜吃饭,遇到觉得合胃口的,胤禟还会特意夹给她叫她尝尝喜不喜欢。

而和皇上一起用膳,则是格外的端着,自己是不能够夹菜的,只能用筷子点一点自己想要的菜,然后伺候的奴才会把菜夹到小盘子里,才能自己吃进嘴里。

李星晚也是疑惑,平时胤禟也不是这样吃饭的人啊,看着其他人都是如此行事,那相必这就是和皇上一起用膳的规矩吧。

皇室看似风光无限,可实际上也是规矩繁多,把人都框住了。

这一顿饭吃的李星晚是别扭无比,即使中间胤禟示意奴才给她夹些清淡的菜品也没能扭转她的心情。

等到一群人用膳结束,便换了一个房间继续饮茶。

康熙起身,“老九,跟朕过来,正好有桩差事交给你。”

胤禟称是,便跟着进去了书房,临了回头担忧的看了李星晚一眼,有些担忧她独自一人在这里不自在。

而其余阿哥面面相觑,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了皇阿玛吩咐的是什么差事了。

说来也是好笑,永定河虽然只是一条河,但是年年都是需要修缮,从老大到老八,每一个阿哥,每一个!都接到过修缮永定河的差事。

说白了这就是个拿功劳的差事。

河道上都是有本事的官员,只要去的皇子都能从永定河那里拿回来一笔银子和功劳,即使是向来以端方示人的四阿哥胤禛和风光霁月的八阿哥都是如此。

任凭你是皇子也要讲究和光同尘,即使心里看不惯也改不了。

无他,难道世上就只有你一个干净人不成,除非你当了皇帝,那就任凭你了。

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算是消息灵通的,胤禔还好,未曾表露什么。

胤祉却有异样,人生总有先来后到,他们几个出生在前面的皇子,手里拿着远超弟弟们的资源,也更加受皇阿玛重视,从来没把弟弟们放在眼里。

却没想到先是八弟胤禩异军突起,成了老大的帮手,后又有老九胤禟主动请缨,得了皇阿玛欣赏,胤祉着实是心里不痛快。

李星晚坐在最末处安静喝茶,胤俄在她右边坐着,这一侧还有八阿哥和大阿哥,对面则是三阿哥胤祉、四阿哥和五阿哥。

胤祉挑眉,放下茶杯,慢悠悠开口,“都说苏州富贵,真是名不虚传,咱们九弟得了这么一个福晋可是福气了。”

这话讲的七零八碎,可是这屋里的人都深知内情,无非是觉得李星晚还未成婚就给老九拿银子,叫老九得了皇阿玛青眼而不爽。

众人都明白,回京之后不出三个月皇阿玛一定会清点功劳给诸皇子封爵位,原本这个名单上只有六个人,也就是排行前八的皇子,除了太子殿下和早夭的老六。

此刻没人知道,皇上会分封不同的爵位,都以为会像从前一样,分封同样的爵位,毕竟这里面除了老大是实打实的功劳,其他人的功劳分不出高低。

而老九连战场都未上,只是嘴巴一张,带着银子出京一趟,就得了功劳,而且皇阿玛明显为了给他封爵铺路。

胤祉心里能舒坦才奇怪了,他从来就不是个宽和的性子,又没到老大那种可以不把弟弟放在眼里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