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二合一◎

若事情是真的那必须要严惩, 可这不代表可以冤枉好人。

苏姚将信拆开,唐湘和冯红慧脑袋凑过来,也一起来看这一封信。

毋庸置疑, 这个举报人十分谨慎, 许是怕被举报人打击报复,这封举报信上不仅没有他的姓名以及相关信息。这封信只有短短一行字:举报参谋长白钢锋欺负下属女知青。

许是怕被人通过字迹找到他本人,这仅有的一行字都不是手写, 而是在报纸上裁剪下来的铅字, 用糨糊把剪下来的小纸片粘在信纸上, 就成为了这样一封举报信。

这种谨慎程度, 苏姚也只有后世在电视剧中看到过相似情节。

但这种举报信有点不太好搞。

写通知的时候, 考虑存在一些女孩怕叫人知道这种“丑事”,因此不愿意站出来举报。还有一些举报人害怕被打击报复, 哪怕知道些什么, 却不敢举报。

所以在通知结尾注明过, 实名举报信与匿名举报信皆可。

但为了保证所有人写的匿名举报信都是有用的, 通知上还特意交代过这种匿名举报材料要如何写,至少要在举报材料上附有具体事实。

像这种只有最终结论的举报材料, 可以说是举报人怕被报复,那也能说是故意恶作剧捉弄人。

白参谋长大小是个领导, 要调查他那也不是拍脑子就能决定的事。

苏姚自己去了团部大楼,去了孙政委的办公室, 去向他汇报这件事。

在面对孙政委时, 她很明确地说了目前面临的情况, “收到了一封有关白参谋的举报信, 匿名, 上面只有一句话, 说白参谋欺负下属女知青。您看,这应该怎么办?”

苏姚最后那句,询问孙政委认为怎么办的话,并不是看孙政委的意见,要是他说不查,那这件事就搁浅了。

首先孙政委不会说不查这样的话,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上面说了要严查,已经收到举报信,却只当没看见,万一举报人不满将之捅到师部、兵团乃至中央怎么办。现在可以很轻松解决的事情,等闹大了以后可就不好收场了。

至于孙政委真的就犯糊涂了,那苏姚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他。

这样问,不过是表示自己的态度,并且表示自己过来一趟的目的,请他下达一份明确的指令。

人家领导没说怎么办,你就直接去干了,这或许在职权范围内,但要查的人毕竟也是一位领导,将来查出来确有其事那还罢了。要是查清楚后,就是一场乌龙,找不到写匿名信的人,但是作为带头调查的说不准就要被记恨上。

而现在问过孙政委,那她不过是拿着令箭办事的小喽啰,记恨不到她头上。至于下令的孙政委,人家可是领导,都是依照程序办事,他记恨不上。

孙政委沉吟片刻才开口,“那就查吧,不过白钢□□是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的老兵,不能寒了老同志的心。在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先不要对外公布举报信的事,免得招来不必要的流言蜚语,影响他的名誉。但一旦查清楚,此事属实,那咱们也绝对不能姑息!”

他的拳头在桌面上锤了一下,表示自己的决心。

他让苏姚在办公桌对面坐下,然后缓缓说道,“就先从他身边人查起,你那个办公室不是有两个成员是女知青。这件事你暂时不方便出面,他们知青和知青之间沟通更方便,你让她们跟白钢锋身边的知青们打探打探,不管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一旦有这种苗头,他们都能听到一些风声。”

苏姚点头,在本子上记录下孙政委的意思。

“走访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蛛丝马迹千万不要错过,顺着线索继续查探事情的真实性。这件事非同小可,其间要及时跟我汇报。若事情真如举报信所说,你要跟我汇报,那白钢□□是留不住了,我们得对得起把知青娃们放心送给我们的父母亲人。”

“这下我都记下了,您还有什么指示?”

说了这样多的话,孙政委不免口干舌燥,他喝了一口茶缸里的水,都已经凉透,不过他还是把剩下的底子给一口闷了。

“没有了。”又想起什么似的,他叫住起身的苏姚,再一次强调道,“目前一定要保密。”

苏姚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已经快到中午下班的时间,通常这种情况她会坐在周言安办公室外等他一起下班。

但这次嘛,还怕冯红慧和唐湘不知轻重,在中午回宿舍时候把这件事说给室友听,所以她还是特意回去一趟,告诉两人千万得保密。

这次去团部大楼,就只当是一次普通的汇报工作,苏姚回到办公室跟俩姑娘叮嘱一定得保密,并且让俩人这几天也不急着来上班,可以晚点来办公室。

唐湘明白,“就跟白参谋长身边的知青套套话呗。”

苏姚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眼神,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件事须得隐晦地来,可千万别叫人看出你们的目的了。”

“我们知道了,您就放心吧。”

这两个姑娘,唐湘性子活泼,擅长跟人打成一片。冯红慧性格相对不争不抢,因此她看着更为无害,叫人更好亲近。

这两种性格相对比较互补,叫她俩单独出去做事,苏姚也能放心。

“行,那你们就准备下班吧,下午也不用急着上班。”

被苏姚嘱咐了多次,这件事千万不能着急,慢慢来别让人发现了自己这边的目的。

唐湘和冯红慧便也不急,但跟白参谋附近的知青打好关系却已经刻不容缓。

两人装作对团部大楼内岗位好奇,故意接近参谋办公室的知青。

她问得十分直接,“你们在咱团部工作,是不是蛮轻松的?”

唐湘在团里人缘很好,大家都爱跟她打交道。也是知道她在妇工组的办公室工作,是所有知青都要羡慕忌妒的清闲工作。

两人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利害关系,对面的知青开玩笑反问道,“你们的工作,不是也挺轻松?”

唐湘摆摆手,“这没法比,我们那里虽说是清闲,可也只有清闲一样好处,别的就再难粘得上了。还是得离领导近一点,好处更多,看看你们入团的入团,入党的入党,我们办公室是边缘岗位,进去以后,再想要入团或者入党,那就难了。”

对面人挺骄傲,确实在参谋办公室,距离领导近,有不少的隐形优点,不仅是入团入党优先,还是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都相对其他知青要多。

而她也在去年的时候,顺利地入了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参谋办有一位年纪稍长一些的知青,在下乡之前就是团员了,他在今年年初成为了正式的党员。

“也确实是这样。”对面知青问,“怎么好端端的,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你们办公室待着不顺心,还是组长给你小鞋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