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消失的孩子07

傅晋寒直接去了厨房,姜安见他四处翻找,不由问道:“怎么了?你在找什么?”

傅晋寒边找边问:“擀面杖。”

“擀面杖?”姜安疑惑了一秒,继而像是想到什么,视线迅速在厨房一扫而过,李友德的厨房用品一应俱全,但唯独少了一样东西。

他喜欢烹饪,厨房的案板上却没有可以擀面的器具。姜安忽然想起陈末说陈小余下体有严重撕裂,且是被器具贯穿的,椭圆形,长度够的……

姜安瞳孔骤然一缩,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她难以想象李友德用擀面杖侵犯陈小宇时,陈小宇该有多么痛苦。

姜安深吸一口气:“找到了吗?”这一刻她竟然希望傅晋寒跟她说找到了。

然而事情总是事与愿违,傅晋寒翻找半天后转身摇了摇头,随机给包子打通了电话:“凶器很有可能是擀面杖,你们注意排查。”

包子也愣住了:“擀面杖?老大你没开玩笑吧?”

傅晋寒冷声说:“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赶紧找。”

包子连声说道:“知道了,我马上通知下去。”

11月23号早上十点,发现凶器。

下午三点,痕检送来鉴定结果,证实擀面杖上面有陈小宇的DNA,但在上面没有检测出李友德的DNA。凶手很谨慎,犯罪时戴着手套,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线索。

警方决定再次审问李友德。

“为什么你家里少了一根擀面杖,这么凑巧凶器就是这个,你敢说这和你没关系?”老李厉声问道。

李友德缓缓笑了:“警察同志,咱们没证据的话可不要乱说,你要有证据证明那擀面杖是我的,你现在就不会还来这么问我了,我想你们应该是找到了凶器,但是无法证实东西是谁的吧。”

老李:“请你解释一下,你家里为什么少了一根擀面杖,而别的老师那儿没有。”

李友德双手交握:“可能是坏了被扔了,可能是不小心丢了,也有可能是借给谁了,时间太久了我也忘了。”

审讯室外。

包子听着里面传来的声音:“我看从李友德这儿是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傅晋寒眉眼压得很低:“那几个给李友德做不在场证明的学生都仔细问过了吗?”

“问了。”包子颓然道:“问了好几遍了,都说那天中午李友德在宿舍里给他们几个辅导作业。你说他们都是一群半大点小孩,一般来说也不会撒谎,会不会他们说的是真的?这案子真和李友德没关系?”

“要是跟李友德没关系,那陈小宇为什么会留下那张纸条?”姜安摇着头说,这是她唯一想不通的地方。

包子叹了声气:“只能慢慢审了。”

“杨乐呢?”傅晋寒问。

包子说:“不知道啊,今天一天都没看到他。”

说曹操曹操到,杨乐从外面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傅队,新发现!”

傅晋寒问:“去哪儿了,跑这么喘。”

杨乐没等气喘匀就说:“你不是让我去查李友德之前所在的那所公立学校吗,我走访了一天,结果你猜怎么着!”

“说。”

“李友德之所以从公立学校转了私立,是因为有家长跟学校投诉他,说孩子自从转到他的班,就突然变得不爱说话,身上还总是能见到淤青,家长怀疑是李友德打的,但是调取监控又没证据,只能作罢。不过家长闹了好几天,学校迫于压力只能让李友德暂停工作,之后李友德就主动递交了辞呈,从公立转去了思佳贵族小学。”杨乐解释道。

包子嗐了一声:“这算什么新发现啊,又是没凭没据的事。”

杨乐粗喘一口气说:“关键是,不止这一个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从李友德带班开始,每年都会出现几个问题学生,但是之前的家长比较好说话,孩子身上出现伤痕都以为是和同学打架打的,或者以为是孩子自己摔的。”

包子震惊道:“不是,自己孩子身上都出现淤青了,家长还以为是孩子自己摔的或者和同学打架打的吗?这心也太大了吧。”

姜安沉默一瞬后说:“如果老师平常在家长和孩子面前就是一副谦和耐心的君子形象,而自己的孩子又是个皮实的,当出现这种问题时,家长是不会去主动怀疑老师的,尤其是在没抓到证据的前提下,因为他们的孩子还要在这所学校念书。”

杨乐说:“这样来看,李友德的犯罪嫌疑很大了啊。”

包子:“我和老李继续去审,争取把他嘴巴撬开,手底下这么多学生都出了问题,难不成他还能全说成是巧合吗。”

傅晋寒沉声道:“擀面杖只是他用来侵犯陈小宇的器具,陈小宇身体上那些殴打伤很多都是旧伤,接下来主要还是继续找物证,只要能证明陈小宇身体上的伤和李友德有关系,也可以当做证据。”

包子、杨乐:“收到。”

天气逐渐转冷,姜安套了厚厚的外套,裹着围巾往外走,快12月了,北方那边都下雪了,南城连雪的影子都见不着,气温却比下了雪的北方还要冷些。

姜安从市局回到家时,已经八点多了,她不喜欢开灯,习惯性的点燃一根一排蜡烛放在茶几上,微弱的烛光照亮了桌案,上面堆积了很多东西,摊开的本子上记录着满页的符号:X

她休假一个多月回了A市,就是为了和老师请教三年前的城市爆炸案,当年因为她的自负害死了一个人,三年来她为了找到真凶从A市追到了南城。

三年的时间里,他在南城销声匿迹。

姜安坐到沙发上,眼睛盯着烛台。

十二年轻的日落黄昏连环杀人案,三年前的城市爆炸案,再到最近南城发生的几起案件中出现的这个X,这些究竟是巧合还是同一个人?

太多的疑问聚集在姜安的脑袋里,把她围堵在湖里,而她就像是漂浮在水里的浮萍,四面八方空旷一片,迟迟找不到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