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亲自辟谣也没用(第2/2页)

因为,她们已经感觉到了脂肪在燃烧。

对于成年人纷纷练习《少年拳》钱宸也只能顺其自然,反正练习了也没坏处。

体魄练好一些,加班也没那么容易累。

香江这边的人对钱宸很有好感,因为钱宸参演了很多香江电影,他会说粤语,这个粤语水平甚至好到可以给黄博、邓眧等内地演员配粤语的音。

这种文化认同感是本能。

就跟在内地你碰到一个老外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样惊奇和顿生好感——当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因为钱宸之于香江并不是老外。

然后,就是钱宸是物理学博士,是金像武指,是戏曲大家,还是金牌配乐师……

单就学生这个职业而言,钱宸也是传奇人物。

他就是大人们口中带有传奇色彩的神童,通过不断跳级从而完成很多人一辈子也完不成的学业。

真正有本事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

香江大学这边的学生们收到消息钱宸今晚会在陆佑堂进行关于粮食的演讲,纷纷到场围观,尽管演讲的消息是临时通知,但也造成陆佑堂人满为患。

本来只能容纳四五百人的场子,硬生生挤进了上千人。

附近高校的学生也贡献了不少力量。

他们就是想来这边看看钱宸,听听他讲什么。

感兴趣的目标是钱宸,但并不是什么粮食。

作为曾经的四小龙之一,粮食一直不是这里的人需要关心的事情,反正香江也没多少土地能种粮食。

所以,钱宸就不讲现状,他今天讲的是历史。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所谓‘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钱宸用一段《鬼谷子》里的话作为开场,拉开了今天演讲的序幕。

他虽然做了一些准备,但是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拿着稿子。

就像是在北电讲课的时候那样,他就那么声音清亮的述说着自己的观点,从上古时期说到秦汉三国,各个朝代粮食的知识信手拈来,彰显出渊博的学识。

中途也有学生或者老师会提问。

似乎认为他是提前做的准备,于是有意刁难他一下,打乱他的节奏,让他的话题脱离准备好的稿子,从而让他装不了逼。

但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注定要失望了。

因为这种方法不仅没有用,反而给他装大逼的机会,他碰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就忍不住技痒似得大说特说,很多东西就连研究古代农学的专家教授都听得很吃力。

尤其是在一位老师“不小心”问到关于明朝农业话题的时候。

大家肉眼可见的看到钱宸这厮两眼放光,像是挠到了痒处似得,把一个原定只有四十五分钟的演讲,硬生生的给拉成了两个小时。

要不是说的口干舌燥,也没有媳妇给他纤手弄茶,他说不定都能拉着这千把人促膝畅谈到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