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怎么就结婚了?◎

白主任拿出报名表。

当时江果果给她小嫂子报了个名, 边上江源和江奇也在附和,反正两家走得近,白主任顺手就帮宁荞把表格填上了。军人家属的各方面信息在部队都有登记, 她填好之后就一直放在办公室。

隔了这么些天, 刚才部门的年轻人来收表格,白主任才想起这么回事,心急火燎地让勤务兵把江营长叫过来。

表格虽填了,可她也就只知道大致情况, 毕竟这活儿将来还要和家属工厂那边安排工作的事宜挂钩,宁荞同志和江营长都有文化, 白主任还是希望他们自己稍稍润色表格上自荐项的文字。

现在, 宁荞的表格被白主任推到江珩面前:“你看看。”

“白主任。”江珩说,“宁荞干不了这个, 我们不报名了。”

白主任一听,也是如释重负。

虽说参与国防施工任务的同志们里边,也有瘦小的女同志,但她们家里是真有困难。江营长一家,整天吃好的喝好的,出门两辆自行车轮流骑,新媳妇确实没必要出门受这份罪。

“不报名了?”白主任说, “那也成,我把报名表收起来。”

“白主任——”江珩沉吟,说道, “以后果果说的话, 您别放在心上。”

“江源和江奇呢?”

“都别理, 没一个靠谱的。”

白主任笑出声:“行, 你先去忙吧, 这边我来处理。”

等到江珩一走,白主任将宁荞的报名表放到一边去。

收报名表的年轻同志早就已经在办公室外等着了,敲门进来说明情况。

白主任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大摞报名表,往正中间一放,起身沏茶:“拿去吧。”

这工作本身不吃香,但报名的人数不少,毕竟后续有机会进家属工厂,因此除了一些急需用钱的军人家属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硬着头皮吃苦头,想着熬过这阵子,将来前途一片光明。

年轻小伙子做事心急火燎的,将一把报名表拿走,余光一扫,看见桌子的一角还剩下一张呢。抬眼看,办公室里的窗户还开着,估计这多出来的一张表格是被风吹过去的。

一想起施工任务队那边催得紧,他顺手将最后一张表格也带上:“白主任,我先出去了!”

白主任抓了一小搓茶叶,丢进杯子里,转头看小年轻步履匆匆的样子。

她感慨,部门里这一批年轻人,干活还怪认真的,半点懒都不偷。

-

董晶梅这人,当年在村子里就是个能干实事的,村里其他干部都给她几分面子,至于其他村民在她面前,说是敬重也不为过。但一直以来,她都有个心结,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村里当妇女主任时,她从其他村吸取经验,带领年轻人一起,开展了扫盲班,帮助了很多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自己也跟着学习。那会儿大家都是差不多水准,还看不出文化水平的差异,可后来随军来到清萍,她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自己缺什么,就格外在意什么,因此董晶梅特别重视子女们的学习。

这些年,家里的几个孩子们,男娃女娃都一样,学习方面都被她盯得紧紧的,有的毕业后开始吃商品粮,还有一个甚至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

也正是因为对文化人高看一眼,董晶梅对曾是中学教师的刘丽薇特别欣赏。

只不过,她本人就是个直性子,说话做事不爱拐弯抹角,对于刘丽薇的臭毛病,也懒得惯着。

刘丽薇忍了半晌,实在憋不住:“晶梅姐,你不问了?”

“你不是说你不方便说吗?”董晶梅反问。

“想想还是得说,不然一会儿你回家受不住刺激。”刘丽薇败下阵来,给自己找了个台阶,继续道,“你和程旅长上回不是给耀华买了辆自行车吗?等了一个月还是大半个月的。”

“自行车到了?”董晶梅面露喜色。

她小儿子升上高中后,闹着上学路途远,愣是不愿意去。她好说歹说也没用,最后只能咬咬牙,忍痛掏钱给买自行车。这事不管传到哪儿,都能让人惊掉下巴,前些天她回老家探亲,还特地跟自己婆婆说了一嘴。老太太那个心疼啊,说自行车一百五一辆,有这钱,儿子拿来帮助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不好吗?他们的日子过得多难啊!

当时董晶梅就怼回去了,老程的哥哥姐姐难,跟他们家有什么关系?一个个都是好几十岁的人了,难道还指望着弟弟凡事都搭把手?

“自行车是到了。”刘丽薇卖了个关子,“只不过——”

董晶梅皱眉:“只不过什么?”

“咱们院里来了个新媳妇,娘家人要给闺女办嫁妆,软磨硬泡的,愣是哄得程旅长把自行车让出去。”刘丽薇说。

“让出去了?”董晶梅张大嘴巴,许久才回过神,“给钱了没有?”

“钱肯定是给了。”刘丽薇说,“只不过现在的自行车,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光是拿回钱有什么用啊!”

董晶梅都还没进家门,就听了一肚子的气:“老程是怎么想的?人家嫁闺女,犯得着他去帮忙?”

“哎哟,我的好姐姐。”刘丽薇眼底闪过笑意,“你别生气,我刚才不敢跟你说,就是怕你给气坏了。其实这事也不能怪程旅长,程旅长就是个大好人,把下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成天操碎了心。”

“什么大好人?”董晶梅气愤道,“我看他就是脑子里的筋搭错了!”

刘丽薇还是有智慧的,这会儿挑拨离间,她不能挑老首长的错,也不能挑江营长的错,便故意没提他俩。

幸好董晶梅气昏头了,也没顾得上问。

“说到底,咱们大院的新媳妇真是个有福气的。娘家人特别宠她,远嫁到岛上,就想她出嫁的时候风风光光的。”刘丽薇继续火上浇油,“听说还因为新媳妇身体弱,出门走几步就喘,现在有了自行车,上哪儿都方便了。真是,没见过这么心疼闺女的。”

董晶梅没好气道:“人家心疼闺女,我还心疼自己儿子呢!”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晶梅姐,你就别跟程旅长闹,要不他也不好受。对了,我前边儿还见着那新媳妇骑着车呢。”

“她在哪里?”董晶梅问。

等了这么长时间,她就想见见原本自家的车。

对刘丽薇来说,这简直是正中下怀。

她笑道:“刚才好像骑着自行车出去了,等晚上小姑娘会在大院里骑着车显摆的,到时候你就能见着她了。”

-

邮递局除了寄信之外,还能寄包裹。

宁荞将拨浪鼓包得严严实实的,递给人家时,还检查了好几遍。

“寄的路途中会不会磕坏了?”宁荞问。

“这可不敢保证,毕竟路途远。不过拨浪鼓哪里都能买得到,何必特地从西城寄到安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