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美人计

别说姜国的那群读书人了, 连姜蓁自己都没有料到,宋国贵族居然拖家带口来投奔她了来了。

姜蓁摸出一个镜子,对着镜子露出了一个笑脸, 怀疑的说道:“我看起来也不像个好人啊。”

【倒也没必要这么损自己呢。】

【不过有一说一, 阿蓁笑起来确实不太想好人来着。明明笑得那么标准, 但我看着,总有一股阴谋诡计的味道。】

【宫廷朝堂好像把阿蓁给腌入味儿了。】

姜蓁把镜子倒扣在桌子上,脸上的笑也收了起来,有些无奈的说道:“比起他们主动送上门, 我还是更喜欢自己伸手去拿。”

用大炮轰开宋国贵族的仓库拿东西, 全都是免费的。

姜国这次吃出兵的损耗, 在那群贵族身上找回了大半。

但现在这群宋国贵族, 直接把家当搬到姜国来了, 这就让姜蓁不太好下手了。

那群宋国贵族也知道自己是来避祸的, 一个个都老实得不行, 让姜蓁想动手都找不到借口。

姜国的富贵和严格的规矩名气都很大,敢来姜国的人, 都做好了心里准备, 面对宋国没有的规则, 他们都适应良好。

“姜国豢养童仆、护卫、门客……都要收人头税, 养的人越多,税越高!”

“明白明白,这是税钱, 您点一点。”

“若是想要长居都邑,都需要记录身份信息。”

“明白明白, 我们是过来求学的, 老家籍贯是……”

人生地不熟的, 这群新来的宋国人格外老实,只要是姜国有的规矩,他们全都老实遵守,问都不多问一句。

甚至他们还会主动询问道:“姜国的律书能在何处买到?”

“普通百姓和官员,只需要了解常用的律法就行,书铺里有这样的律法小册子,是赵青竹大人编写的。”

“整部律法呢?”

这群新来的贵族确实有够谨小慎微的,衙役在心里偷偷的感叹了一下,回道:“书铺里也有。”

忽然多了这么多人支持,书铺的销量突然猛增。

但书铺是姜蓁名下的,就算销量再好,也不会涨价。

可都邑的宅子却不一样,大批的宋国贵族涌入,都邑住宅的价格猛涨,甚至连租金都跟着涨了。

被都邑物价影响到的读书人,忍不住怨声载道了起来。

“宋国来的那群土老帽,怎么都这么有钱!一来就各种买买买!”

宋国贵族非常实在的回道:“不把钱花出去,在姜国置产,留在家里挺不安全的。”

“都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家底怎么这么厚。”

“家底厚吗?不厚吧?我家就是个小贵族而已啊。”宋国贵族一脸老实的回答。

大的贵族和君侯,有名气又有权利,却难以持久,每次在王位变化期间,都会折损大批这样的贵族。

小贵族偏居一隅,祖上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经营一个地方一两百年,积攒下来的财富不容小觑。

按照以前的套路,像他们老家那样的小地方,就算被易主,贵族也依旧会是贵族,他们依旧还在管理层,可以帮忙安抚当地的百姓。

上层换血,跟他们这群中层小贵族还有底层庶民,一直没有太大的干系,他们依旧能在老家当他们的土霸王,继续作威作福。

他们这群人,全都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跟姜国都邑大部分的读书人比起来,他们土是土,但钱包却是真的鼓。

以前他们很少遇到被抄家的危机,觉得囤货最安全。但现在他们碰上了姜蓁,仓鼠的属性就被治好了,开始往外大笔撒钱。

买宅子买地都不用说了,他们还花大价钱聘请门客,还有各种家庭教师。

“我家刚从宋国来,不太了解姜国律法,需要请几名法家高才时时督促,书法和丹青老师也该有几个,还有医家的,农家的……”

都邑的读书人们,一边大骂万恶的有钱人,一边投入了这群宋国贵族的怀抱。

拿了人家的钱,自然就该帮人家出谋划策。

一群人非常认真的和这群新来的剖析姜国的各种政策,真诚的建议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你们想要在姜国立足,就该在姜国谋官,参加科举……”

“我也是这么想的呢。若是家中三代之内还无人能立得起来,就算是有再多家财也是守不住的。”愿意背井离乡跑来姜国的贵族,原本就不是什么蠢货,很能听得进去劝。

正是因为知道自家未来面对的危机,所以他们在学业上花再多的钱都不心疼。

【一个个的全都老实巴交的花钱买平安,这让咱们怎么下手嘛。】

【他们这就是宋国挣钱姜国花,还挺会替咱们姜国着想的。】

就算人跑来姜国了,但他们在宋国还有大批的土地,按照他们现在的做法,他们在宋国的产出,最后都会搬到姜国来。

这天下拥有最多土地的,不是庶民,是各国的贵族。

他们把宋国的产出搬到姜国来,对姜蓁来说,就好像是还没打到那个地方,就得到了那边土地的收获。

这感觉,还挺奇妙。

可有些事情,姜蓁开心了,宋王就高兴不起来。

今年和姜国的战争被打败,损失五十城,本就让宋王生气,现在这大批的贵族和庶民外逃,就是在宋王的伤口上撒盐。

“一个个的都是白眼狼!寡人对他们还不够好吗?寡人还花钱把他们赎买回来,结果呢?!”自己人给自己人捅刀子才是最痛的,宋王都快被国内的贵族给气哭了。

那些和他有矛盾的贵族跑路,宋王还能承受,但有部分被姜蓁俘虏过的贵族,被赎买回去之后,转头又投向了姜国的怀抱。

这就让宋王不能释怀了。

“姜王要杀他们,寡人救了他们。他们背弃寡人投奔姜王,良心都不会痛吗?就不怕姜王再次对他们下手吗……”

宋王在宫里连续骂骂咧咧了几天,都无人敢来安慰。

不是宋国给他们的待遇不够好,宋国的贵族,只有在宋国,才能享受到最大的特权,一到姜国他们就会低人一等,可宋国不能给大家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安全感。

君臣相处,跟小情侣之间没啥区别,给不了人家足够的安全感,那就别怪人家跑路,那双腿生来不就是做这个的吗?

其他没跑的官员和贵族,也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爱国,而是因为姜蓁给不了他们想要的权利。

姜蓁如今提拔的文官,基本都从大学里挑,武将就从蓝河卫里挑,因为完善的培养体系,这些新出头的官员,还没出过什么岔子。

除了那些青涩一点的科举生,各家大佬级别的人物,为了竹纸和印刷书籍之类的诱惑,也常驻在姜国都邑,就算姜蓁不喜欢小的,喜欢老的,也有许多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