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密窟藏身(第2/3页)

二夫人想要说话,却没有力气,只是轻轻摇头,一脸将要谢世的样子。

阮慈和二夫人关系一向不冷不热,她和阮容年岁相差不多,身为养女却在内院长大,从小便十分亲厚,但两人容色相当,二夫人却一向嫌她分了阮容的风头,阮慈知道她多次和大伯父提议,要将自己送走。她在二夫人面前一向赔着小心,很有几分忌惮,此时勉强抱着二夫人的肩膀,却是凄惶之至,恨不能放声大哭,低声道,“二伯母,能不能等等我,我不想一个人死。”

二夫人呼吸渐重,突然抬起手,一把抓住阮慈,轻声说,“别哭!”

她气息极低,时断时续,声音又轻又浅,阮慈侧耳才能听清,只语调还带着几分果断,是阮慈熟悉的味道。“别怕。”

她紧紧抓着阮慈,“别怪自己……活下去。”

别怪自己?阮慈心中疑云满布,只还未来得及细问,二夫人就松开抓着她的手,指了指前方,“拿符……去那里。”

又往自己胸前探去,“带着路上吃……”

一语未毕,她喉咙里‘咯咯’连声,气息渐弱,在阮慈怀里没了呼吸。

阮慈抖着手轻轻将她放下,伸手往二夫人衣襟一探,却没摸到木符,只抽了个荷包出来,她心中却是因此一动:是了,她之前不敢出去,不就因为符力耗尽了无以为继么?这里有许多木符,纵不能都取走,带上十余枚也是个路。

而且,木符都是佩好在身的,等闲不会遗失,这么多人都死了,木符也好好地佩在身上,二夫人身上的木符不见了,自然是有人取走——阮容不在这里,也不在空地处,她是不是取了母亲的木符,往二夫人指的洞口逃去了?

她精神大振,忙从尸体身上摘取木符,唯恐光芒变化,被兵士注意,隔了几个人摘取一个,心中默默念道,“小竹、堂兄,你们在天之灵多加保佑,将来我要给你们报仇。”

一思及此,她不顾风险,又往另外一片石壁爬了过去,刚才她在那群人背后,只看得到大伯父、堂兄等人,均已满面血痕,狼狈至极,只是却未见仇人真颜,既然要报仇,那么总要看清仇人的脸。

刚爬到一半,突然有个毛茸茸的东西从她脚上踩过去,阮慈骇得几乎大叫起来,往地上一趴,装起死来,那东西擦着她蹿到身前,一双眼珠荧黄透亮——却是刚才不知跑到何处去的狸奴。

阮慈心跳如鼓,喘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平复,她指着狸奴无声地宣泄着自己的愤怒,狸奴又哪里懂得?一歪头从阮慈怀里叼出一片木符,往远处跳去,跑了几步,回头望着阮慈,有了青光,它双眼的光芒隐隐透出,在昏暗中便可勉强辨别,不至于无处寻找。

这么说,狸奴不是故意丢下她不管,而是在此处无法引路?

阮慈暗暗纳罕,她逐渐觉得此猫灵性十足,比一般狸猫胜出许多,甚至有些诡谲的味道。回头看看空地方向,犹豫了一会,爬到狸奴身边,低声道,“狸奴,你记得仇人的味道么?”

狸奴吻部的青光上下点动,阮慈心想,“这么多兵士都戴了头盔,看不清脸,我听那主事大将声音有些发闷,若是他也戴了头盔,那么看了也没有用,但脸可以遮住,味道是遮不住的,狸奴能认得,将来我总可以找到他们,眼下还是保住性命为上。”

她又以空地石壁为参照,记住二夫人所指洞窟的方位,这才跟着狸奴,一路闪闪躲躲,进了一个矮小的洞口,此处洞壁曲折,通道狭小,阮慈反倒松了口气,那些兵士就算发现了她的踪迹,也追不过来。

“我怎么不知道宋京地下有这样的洞窟。”

稍脱险境,她不禁就嘀咕起来,“狸奴,你知道多久了,你以前常来这里玩么?”

狸猫自然是不能回答她了,说话间,通道转而向上,到最后几乎垂直,阮慈尽力攀缘,也学着狸猫,把木符叼在口中照明,好在石壁凹凸不平,可以借力之处甚多,她爬了一柱香有多,终于自洞口挤出,坐在地上大声喘气,又好奇地打量四周,心道,“这里又是什么地方,怎么还是这么多青光。”

这里从高度来说,应该已是又上了一层,和底下空地有十余丈的距离,却要更亮堂一些,石壁中处处有青光透出,高高低低,还有些石头本身青光极盛,几乎能照亮人脸,阮慈摸了摸发亮的石头,触手清凉,又壮着胆子舔了舔,口中湿润,她恍然大悟,“这便是灵玉矿没采出来以前的样子?”

有了玉矿,就有粒稻,就是在这里住上一年也不会死,虽然还不知怎么挖掘,但阮慈心中终于安定了少许,夸奖狸奴道,“好猫儿,原来你真的很聪明。”

她展目四望,只见此处犹如一个四处漏空的大篓,四面八方都有通道连接,只是粗细不同,而且此处应该别有宽阔通道进来,阮氏族人在此留有一些桌案摆设,阮慈走近张望,上头是一些祭品、牌位等等,均已陈旧不堪,难以辩识。远处空地中央,远远的还停了两具棺椁。

宋国环境严酷,死人是家常便饭,阮慈虽然长于深闺,但参加过不少葬礼,对这些东西并不如何惧怕,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走过去,一边走,一边寻着往下的孔洞看看能不能看到下一层的光景,走得越近脚步越快——棺椁就停在囚禁阮家拷打空地上方,她已经看到了孔洞中透出的火光。

“你是怎么发现这里的?”

她边走边问,狸奴碎步跟在她脚边,又小跑起来,几下窜上了棺椁,阮慈吓得一抽气,低声道,“快下来!莫冒犯了人家!”

狸奴鼻子喷了一下,似是在表示不屑,它将木符吐出,往石椁上一躺,开始舔舐皮毛,阮慈拿它没得办法,更关心脚底下的事,只可惜这里的孔洞弯弯曲曲,只能透光却看不清景象,只有声音还算清楚。

阮慈绕着棺木摸了一周,也没找到合适的窥视孔,只得罢休,她发觉这两个棺木一大一小,仿佛一个成人和一个幼童,有心找找墓志铭,却也没有发觉,心中暗自奇怪,想道,“阮家的祖坟明明不在这里,这是在祭祀谁呢?而且,这个地方四通八达,到处都是洞窟,如果没有狸奴带路,该怎么进来怎么出去呢?如果迷路了,一定会死在这里面的。”

声音能传上来,自然也能传下去,阮慈不敢讲话,背靠棺椁坐着,只是胡思乱想,此时已过了一夜,她实在疲累饥渴至极,探手到袖子里捏了捏装灵玉粒的绣囊,早已空空如也,被她在一夜间陆续吃了。

阮慈突然想起二夫人怀里摸出来的小荷包,打开来一看,里头装的满满都是灵玉块儿。她取了一块放入口中,灵玉入口即化,阮慈含着一包水,舍不得就咽下去,不知不觉泪流满面——二夫人临死还不忘叫她带上的,正是她前日尝过,很是欢喜的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