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秋雨(一更)

下午太阳正大,但山中并不热。

周朔和两个猎户起去了山上赶野猪,月娘担心巧儿个人在家中,便没有留下陪伴宋青婵。

她没什么事情做,想起了先前说过,要替周朔重新做个香囊的事儿。

之前忙于书院和成亲,都没有时间去做。

现在山中闲暇,她恰好能做起来。

说干就干,宋青婵将针线找了出来,可惜的是绮罗纱并没有带上山中,只能用别的布料代替。

她坐在屋檐下,趁着日光,将绣绷子架了起来。

阵落下,她本想要绣上次样的样式,可转念想,却想到了早晨间周朔说的断刀,她怔了下,开始动手,在绣绷子上开始绣上把断刀。

月升日落,宋青婵还没绣好,夜色已经慢慢落下。

她往外张望眼,周朔还未归来,宋青婵将手中的东西放下,去厨房里忙活吃的去了,等到周朔回来,定然饿了,就能直接吃上热饭。

炊烟升起,宋青婵不住朝外张望,有了种盼望外出种田的丈夫回来的错觉。

就像是普通的农家妇人,与他生世双人,举案齐眉,如此正好。

夜色彻底将山林掩盖之时,周朔才姗姗归来。

他步履极快,到了小屋门口,推门而入时粗声唤了:“青婵,我回来了。”堂屋和厨房里的烛光亮着,他听到厨房里的动静,走进去看,宋青婵果然是在忙活吃食。

她听到脚步声,见到周朔,眼中喜,就扑了上来,“阿朔,回来了,快洗洗手吃饭了。”

“好。”

吃饭之时,宋青婵才问起野猪的事情来,得知切顺利了,她才松了口气。忙活了下午,周朔怕是饿得不行,大口大口扒着饭,时不时看眼宋青婵。

切都好极了。

因为周朔吃饭香,宋青婵看着他吃饭,还多吃了两口。

入夜之后,两个人就开始商量起回岐安府的事情来,书院的事情不能放着不管,她回去之后还有的忙。

周朔也知晓书院的进度,就定好明日下午离开。

离开前,宋青婵去山上送了点东西给猎户家中,也见到了月娘的女儿巧儿,巧儿身子瘦弱,长居山中,也没见过几个生人。

听说来的是将来自己的先生,就扒拉着窗户盯着宋青婵瞧。

被她发现了,巧儿又不好意思地收回脑袋去。

出门的时候,又碰上隔壁的石头,手中拿着木剑,呼啦啦从门口跑过,笑嘻嘻地朝着巧儿的房间里喊:“巧儿巧儿,我今天跟我爹起上山打了只兔子,还活着,你要不要养着?不要我可就吃了啊。”

巧儿推开窗,低声应了声“要”。

身劲装的少年笑开了花,嘴巴都要咧到耳根去了。

宋青婵看了眼,莫名觉得这笑得和周朔有点像,像是忠心耿耿满眼只有她的大狗狗。

也是她放在心尖上的大狗狗。

和月娘她们打过招呼之后,宋青婵也就不再多留,收拾了番小屋里的东西,就和周朔同下了山。

周家的小厮在山下等了多日,他们坐上马车就能离开。

她和周朔的亲事已经完全结束,宋青婵就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书院上面。眼看着书院马上就要修缮完成,三个姑娘才猛然察觉起来,她们这书院还没起名字呢!

取名这种事情,刘襄不大行,只能听着宋青婵与李如云的意见。

最终,宋青婵和李如云将书院的名字定为——晋江书院。

决定书院名字之后,就须得给书院题字,开这书院的最初衷,便是为了吴燕卿教过的孩子们,既然如此,为书院题字的事情,还是得交给赵承修。

刘襄得忙活开院事宜,就不与宋青婵和李如云去永春巷了。

永春巷里墙垣上的藤蔓,已经开始蔫儿了,枝叶青黄,蔫儿搭搭的挂在墙头上。上次来时,家家户户外挂着的白色灯笼都已经取下,好像这里的光景,从未变过。

只是巷子里最深处那家,没有再传出过读书的声音。

二丫从旁边打开门探出头来,瞧见是宋青婵与李如云,忍不住笑起来:“哇!如云姐姐,宋先生!你们怎么来了,是我们又能读书了吗?”

二丫开门,下子扑进了近步的宋青婵怀中,扬起清澈的眼眸问。

宋青婵温柔含笑,揉着二丫的脑袋说:“快了快了,到时候你们就能去书院里上课了。”

“好哎!”得到了确切消息的二丫,开心起来,飞快离开,去与小伙伴们分享这个消息去了。他们都好久没有起上课了,好怀念在起的时光啊!

很快的,就到了吴家门口。

门庭清冷。

李如云盯着门口的台阶,微微阵晃神,宋青婵扭过头来,歪了下脑袋,“怎么了?”

李如云摇摇头,恢复以往的神情,“没怎么,走吧,承修今日正好在家。”

赵承修的确是在家中,东都科举,过了年之后开春便要开始,各地学子们都要提前前往东都,赵承修也是如此。

如今怕是在家中收拾东西和细软,正准备要上东都赶考。

得知宋青婵和李如云的来意,赵承修立马就答应了下来,拿出张宣纸,将晋江书院四个字题上。

下笔如有神。

宋青婵往前看,字迹如金戈铁马,铁锈银钩,气势磅礴中又不乏文人清高,好看至极,她直呼字迹是找对了人。

李如云也是瞧了眼,垂下眼帘顺着宋青婵的话夸:“好看。”

赵承修放下笔,冷淡“嗯”了声,青衫笔直不折,眼中凉薄比秋盛。这幅字写得的确是好极了,宋青婵和李如云都不禁多看了两眼,在两个女子没瞧见的时候,赵承修忽的掀起眼皮,目光在李如云身上驻足片刻。

在对方快要看过来时,他又移开,看向别处。

赵承修要离开岐安府,短时间之内定然是不会回来了,家中的许多东西放着也没什么用,他将自己和吴燕卿收集的书撞在了箱子里,全都交给了宋青婵说:“这些书都已看过,牢记脑海之中,如今书院既成,赵某没有什么好送的,就将这两箱子书送上,供书院使用。”

两箱子的书!

这对晋江书院来说,弥足珍贵。

这个宋青婵没有拒绝,欣然收下。

宋青婵不喜酒水,便和李如云起,以茶代酒,敬给赵承修:“愿赵公子此去东都,金榜题名,名动天下。”

“多谢。”赵承修也饮而尽。

他不爱说话,生性淡薄,就算是有心里话,也自己在心里说了。

就像他对于晋江书院的祝愿样,马到成功,名动天下。

得了题字之后的宋青婵与李如云再次离开,回头让刘襄找个做牌坊的店家,将这四个字烫金定做出来,挂在书院大门口,定然是极有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