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孩子

屋子里面……说实话, 挺乱的,但不脏。

白芙美抱着孩子,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堂屋里面, 一群萝卜头正头碰头的伏在长凳上写作业,旁边的墙上,是用黑色油漆涂出来的,边缘不太平的黑板,上面写的是简单的生字。

王春妮快步走到房间里, 不多时, 抱着个奶娃娃从屋里出来了。

看见白芙美那幅目瞪口呆的样子,顿时脸色一僵, 随即牵强的勾了勾唇:“家里孩子多,咱们出去说话吧。”

白芙美回过神, 看向王春妮。

然后一眼看见王春妮怀里的孩子:“这……”

“这是小草,咱们先出去吧。”

王春妮单手抱着孩子, 空出另一只手攥住白芙美的胳膊, 拉着她往门外走, 一边走还不忘朝里面喊道:“专心点,别耳朵竖起来听别人说话, 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别好赖不知啊。”

说完, 就拉着白芙美到了院子里。

“这里是怎么回事啊,怎么这么多的孩子?”白芙美到这会儿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然后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不会都是你姑姥的孙子孙女吧。”

“不是……”

王春妮摇摇头,一边将小草调了个舒服的姿势, 一边解释道:“大多都是周围邻居家的孩子, 我姑姥家的孩子只有七八个。”

七八个……

七八个还不多么?

“这不是放暑假了嘛, 我没事做,就寻思着在家里办个识字班,这不,周围邻居见我是个大学生,就把家里的孩子都送来了,正好家里大人都忙,我们这也顺便带顿中午饭,这样家长们也能安心上班,家里呢,也能有一笔收入。”

王春妮说的很是自然。

显然,这个暑假并不是只有白芙美搞了副业的,王春妮也忙着赚钱呢。

“你怀里这个看着有点小啊。”白芙美够着脑袋伸手碰了碰王春妮怀里的娃娃,只见孩子舔了舔唇,眼睛睁了睁,就又闭上了,手指无意识的在脸上挠着,看那手指甲,不短呢:“不会挠破脸吧。”

“不会,娃娃的手指甲软着呢,不过等会儿我还是给她修剪一下,可不能挠破相。”

王春妮说着,就捏着小娃娃的手指仔细的看了看。

“我怎么瞧着这孩子,还没满月似的呢?”

刘贝贝到底是做了姑姑的人了,以前大侄子出生的时候,她是全程在旁边呆着的,比起白芙美这一头雾水的,她倒是看的清楚些:“这么小的孩子能见天么?”

“这有啥的,大夏天的,害怕见着风不成?”

王春妮不以为然。

“你嫂子心可真大,要是我嫂子的话,房顶都得掀起来不可。”

刘贝贝‘啧啧’两声,忍不住的吐槽,这会儿嫂子不在身边,她吐槽的那叫一个放心大胆。

王春妮笑着摇摇头,手轻柔的拍着孩子的背脊:“哪来的嫂子哦,没嫂子,我姑姥这辈子没个儿子,就一个闺女,还从小就没了,这孩子是前几天我姑姥搁胡同口抱回来的。”

白芙美和刘贝贝都是一愣,随即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诧异。

“抱,抱回来的?”

“是啊,也不知道哪对杀千刀的,好好的闺女扔到了胡同口,这不,街道办事处的发现了,就给送来了。”王春妮‘嗐’了一声:“也怪我没给你们说清楚,这屋里,除了邻居家的,都是我姑姥捡回来的。”

王春妮并没有一丁点儿隐瞒的意思,说的很是直白。

白芙美见她这样的态度,自然也敢放心的问下去。

原来王春妮的姑姥年轻的时候是嫁过人的,十九岁那年,生了个女儿,因为奶水好,就去大户人家给少爷做了奶妈,挣点钱补贴家里,谁知道家里的男人不争气,趁着她做奶妈的功夫,和村里的寡妇勾搭上了。

两个人不仅虐待她的女儿,还拿着她挣回来的钱,生了个儿子。

等后来解放了,她被送回家来,才发现,闺女瘦的连头都竖不住了,她把事儿闹开了,坚决要和丈夫离婚,并且去当地妇联,告丈夫与寡妇私通,后来成功离婚,家里的房子都归了她,闺女也归了她,丈夫则和那个寡妇,带着他们刚出生没几个月的孩子去了边疆农场。

那边气候恶劣,只听说后来两个人也闹翻了,反正是这辈子,没能回来。

姑姥后来养着女儿,可女儿的身子骨是伤的狠了,就算好好养着,没到十二岁也没了,姑姥哭的眼睛都瞎了,娘家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就把王春妮的妈,一个十多岁的女娃送给她养。

姑姥一直养到她妈出嫁,才恢复了一个人的生活。

后来王春妮的爸妈被调动去另一个城市支援建设,就再也没回京城过,等王春妮考上大学,回来找到姑姥的时候,才发现,在这十几年里,姑姥捡了不少孩子养在身边。

大的十几岁,都能干活了,小的还抱在怀里。

“那……这些年,都是你姑姥养着这些孩子么?”

“也不能说完全是我姑姥养着吧,妇联的同志还是帮助了不少的,还有公安局的同志们,至少这些孩子的户口,可都是那些同志们帮的忙。”

王春妮见怀里的小草睡着了,跟她们打了声招呼,就送孩子进了里屋睡觉去了,过会儿又出来了,继续说道。

“早些年,姑姥说吃了不少苦,为了能养活孩子,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回来加班糊火柴盒,不过家里的孩子懂事,长到三四岁就知道糊火柴盒养活自己了。”

“那如今那些孩子呢?”

刘贝贝这会儿也已经完全被王春妮的话给吸引了。

明明王春妮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的轻松,甚至还带着笑意,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感觉到很难过。

“快回来了。”

王春妮抬头看看日头:“平时这会儿该回来了才对。”

正说着呢,就听见门被推开的声音。

紧接着,好几个挑着扁担的姑娘从外面走了进来,最后跟进来的,是一个头发全白,却精神矍铄,穿着清布马褂的老人。

走到最前面的姑娘放下扁担,高兴的回头对王姑姥说道:“奶奶,今天的鸡蛋全卖掉了,赚了五块多钱呢。”

“我这边菜也卖完了。”

“我这边的鱼肉卖的最快,要不是为了等你们,我早就回来了。”说这话的三丫比较活泼,抱着王姑姥的手臂就撒娇:“奶奶,我明天还去收肉去,肉好卖。”

“过两天去,你也得给人家喘气的时候啊。”

三丫一听,顿时沮丧的嘟嘴:“要是天天有肉就好了,这样就能多赚点了。”

“好好好,你们都能干,中午给你们冲鸡蛋花喝。”王姑姥笑呵呵的说道,声音里充满了对孩子的肯定。

几个女孩子顿时高兴了起来,叽叽喳喳的围着王姑姥,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塞到她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