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出宫建府 “到时候,皇上得了皇长孙,……

皇上册封淑妃为宸贵妃的旨意, 魏贵妃和娴妃虽恨得咬牙切齿,可真正等到顾珞册封礼这日,魏贵妃和娴妃, 却也没敢真的不露面。

瞧着眼前顾珞一身贵妃的礼服,魏贵妃眼里的恨意几乎要溢出来。

她怎能看不出,顾珞这礼服, 尚衣局那边可是动了心思的,虽她和顾珞同是贵妃之位,可顾珞身上衣服的规制和刺绣都要比魏贵妃的更精致些。

想到之前,淑妃刚入宫那会儿,册封礼还是在翊和宫, 由自己亲自给她受封。

可今日, 顾珞竟隐隐在她之上,这册封礼, 当然也不会经由她的手, 而是皇上亲自册封。

想到皇上竟然连这点儿体面都不给自己留,魏贵妃的指甲几乎是陷入了掌心,可此刻,她却丝毫感觉不到痛楚。

如魏贵妃的愤恨一样, 娴妃看着皇上亲自给了顾珞贵妃的金宝和金册,脸色顿时青一阵白一阵的。

可她便是心里再愤恨,面儿上再难堪, 有魏贵妃在她前面挡着, 她倒也心绪没那么不平了。毕竟,今个儿若说难堪,该是魏贵妃最难堪。

这么些想着,娴妃故意刺魏贵妃道:“娘娘, 皇上对宸贵妃还真是情、深啊,这宸贵妃入宫才多久,便从妃位升到了贵妃之位,往后啊,怕是娘娘和臣妾都得夹起尾巴来做人了。这哪敢让宸贵妃受了半点儿委屈啊。”

娴妃和魏贵妃素来不和,可这会儿,娴妃竟还记着讽刺自己,魏贵妃直接就气炸了。

可众目睽睽之下,她也不敢真的发火,所以只面露嘲讽看着娴妃道:“娴妃姐姐如今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皇上晋升淑妃为宸贵妃,本宫确实颇为难堪。可娴妃姐姐想过没有,冲着宁国公府和安国公府的姻亲,淑妃这么一个出身卑贱之人,竟还居姐姐之上,姐姐难道就好看了?姐姐这般嘲讽本宫,倒不如想想如何挫挫宸贵妃的威风,否则,这内外命妇们日后该只知道宸贵妃,不知宫里还有本宫和姐姐了。”

可不管魏贵妃和娴妃此刻再怎么嘀咕,今个儿顾珞的册封礼,诸位妃嫔又怎能不重新按着位分和顾珞见礼。

之前这后宫主位是魏贵妃,可如今,宸贵妃有封号,魏贵妃却没有,这座位可就颇有些讲究了。

顾珞当然也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其实她也没想到坐在主位的,可方才从皇上手中接过金宝和金册之后,庆和帝抓着她的手,便让她坐在了自己身边,而这位子,原该是魏贵妃的。

顾珞下意识便想避开,毕竟她不想出这样的风头,她虽有封号,可魏贵妃毕竟资历在那里,她不至于为了这么一件小事故意让魏贵妃难堪。

可没想到皇上却一副不容置疑的态度,根本就不松开她的手。

如此,顾珞也只能装作神态自若的继续坐着了。

她既然已经注定出了这风头,若面儿上再表现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倒是辜负皇上的一片心意了。

魏贵妃显然也没想到,顾珞会这般神态自若,似乎这位子原该就是她的。

可毕竟皇上也在,魏贵妃还没有胆子却争这个高低,何况她知道自己便是争,这封号上,若真的计较起来,闹腾到太后娘娘跟前,自己也讨不着好。

倒不如,就让顾珞嚣张去吧。

她就不信,今个儿这事儿传出去,谁不说顾珞嚣张跋扈,目无尊卑。

也因着魏贵妃的隐忍,这接下来的请安,倒也还算是相安无事。

只是再相安无事,这气氛多少还是有些诡异,毕竟谁都想不到,这一夜间后宫竟有如此大的变化。

往日里大家都唯魏贵妃马首是瞻,可今日看着宸贵妃得如此盛宠,怎能不让一些妃嫔生了别的心思。

同样入宫来请安的外命妇们,自然也察觉到了宫里格局的变化。

所以对顾珞更是献尽殷勤,作为娘家大嫂的大太太,却是得意极了,她自觉比其他外命妇有体面,毕竟抛开往日的嫌隙不说,宁国府毕竟是贵妃娘娘的娘家。

众人心思各异,等到册封礼真正结束时,已经到了申时。

等众人离开,顾珞终于是累倒在了椅子上。

见她懒洋洋的样子,庆和帝不由失笑:“你呀,这才多会儿时间就受不住了。朕看就该好好补补身子。”

听着庆和帝这话,顾珞却不由红了脸颊。毕竟说到这补身子,皇上昨晚折、腾的她差点儿晕过去时,也说过同样的话。

见她脸颊红红,庆和帝打趣她道:“都当母妃的人了,怎还这么容易害羞,朕就没见过把你更害羞的人了。”

顾珞听了忍不住咯咯笑了出来,为了不让自己太失态,她直接就带了宫女往内室去换衣服去了。

要说这贵妃的礼服真的很重,尤其是头上的配饰,等顾珞换回常服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一旁,拙心和玉春见自家娘娘如释重负的样子,面面相觑道:“娘娘,这宫里的妃嫔为了娘娘这身礼服,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好多年呢,这若换做其他人,指不定要穿着这礼服得意几日。”

顾珞轻笑一声,刚想说些什么,却听外头一阵脚步声传来,随即便听到王詹低声道:“皇上,听说大皇子妃方才晕过去了。似是有了身孕,只因着还没过三个月,大皇子妃才未张扬。”

大皇子成亲已经几年,可膝下却一直未有子嗣。倒不是说大皇子妃怀不上孩子,只是可惜的是,两次有了身孕,最终都滑胎了。

所以这次,听着这消息,庆和帝不由眉头微蹙。

外人都道他因着腿疾不喜大皇子,可实际上,庆和帝不过是早已给大皇子安排好了路,只要他不掺和进储位之争,日后不管谁登上皇位,他都能做一个闲散亲王。

而这些,显然没人理解,便是大皇子,也不理解。

却在这时,顾珞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出来,挽着庆和帝的手,道:“皇上,要不您允大皇子出宫建府吧,这大皇子妃呆在宫里,免不了今个儿给这个请安,明个儿给那个请安,若换个环境,许孩子能顺利生下来呢。”

庆和帝回握着她的手,自嘲道:“这些年,外人都道朕不喜大皇子,所以也没人会在朕跟前提及给大皇子出宫建府的事情。珞儿就不怕朕因此迁怒与你。”

顾珞笑了笑:“臣妾虽和皇上相识不久,可臣妾知道皇上并非冷血寡情之人。更何况,大皇子再怎么说也是皇上的亲骨肉,皇上哪有不疼的道理。”

“所以臣妾斗胆揣测,皇上其实是想让大皇子全身而退,日后当个闲散宗室,才故意冷着大皇子的。”

听着这些话,庆和帝忍不住轻轻搂了顾珞在怀里,“你呀,真是朕的解语花。”

半晌之后,庆和帝终于是松开了怀中的人儿,吩咐王詹道:“传朕旨意,封大皇子为靖王,另把冒宁胡同的宅邸赐给大皇子当靖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