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灾情中的六国(第4/4页)

不过再怎么觉得自己阿爹脑壳坏了,还是听他话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牛大宝还没走太久,这些教导没有沦落到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记得依旧很深。所以遇见罗玉松天天来蹭吃蹭喝,也并不驱逐,只当是敬重长辈了。

只不过每天要多一个人的饭,还是要花费点功夫的,丹青心里就不乐意,看罗玉松的眼神,也在阿爹说的要三思和要不然直接打晕丢出去中做斗争。

罗玉松就胆战心惊的很,道:“宗兄,丹青好像变了。”

宗童没有说话。罗玉松就宗家小心翼翼的吃完了饭,路上拐了弯去孙香家里问:“丹青怎么了?我总觉得他的眼神越来越凶残。”

说完,还拍拍自己的心脏处,做出害怕的模样。

孙香就啧了一声:“他没有将你扔出去算是好的,你这感应也太慢了,你没有发现我们最近都绕着他吗?”

罗玉松老实的回答:“没有。”

孙香就打了个哈欠,准备叫上苍水出门了。自从罗玉松不再做早膳之后,她们就去商部吃了。

于是一边叫苍水一边道:“丹青几天前通过了隐卫最后一道考核。”

那考核没别的,就是杀人。一个隐卫,最主要的便是衷心,然后便是杀人的厉害程度。

“你知道隐卫最后一道考核要杀多少人吗?”

罗玉松呆呆的摇了摇头,“不知道……不杀人不行吗?再说了,哪里有那么多人给他杀?”

孙香就啧了一声,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刑部关押的犯人里里,就够他们完成一次考核了。”

“别的不说,单单说前两个月,就抓了好几个武功高强的恐怖分子,这一次可都是丹青杀完的,听完有一个想跟他抢人头,都被他差点一刀宰了。”

那些犯人会被放到指定的地方,给他们武器,让他们在林子里躲藏,最后由考核的人将他们找出来并且杀了,谁杀的人头最多,谁就能进今年的隐卫。

丹青无疑是最多的。

“听说他是年纪最小进隐卫的,就连他师父,十三岁才进呢。不过却不是杀的人最多,我听闻,宗童当年可比丹青凶残。”

“所以你问他丹青是不是不正常,他肯定觉得你胡说八道,所以没有什么回答你的必要,因为比起他来,丹青实在是太正常了。”

这时候,苍水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笑着道:“玉松哥,过几天就好了,宗童大人的师父说,宗童大人当时只用了半个月就好了,丹青年纪小,需要一点时间适应。”

然后小大人似的说:“他们这行,挺难的。”

罗玉松就对宗童和丹青深深的同情起来,回去灵感爆发,还专门写了一本隐卫日常手札,将宗童写成了一个心怀天下的隐卫,将丹青化成了一个只想做美食不想做隐卫的幼童,然后由一个阴谋,让师徒两人反目成仇。

自然,他是不敢将这书卖出去,也不敢放在人前给人看,只能藏在箱子里,时不时拿出来改一改。

而此时,丹青正在奇迹宫外,跟着师父接受皇太女殿下的赐刀。

每一个隐卫在通过考核之后,便会由皇帝亲自授予武器。不过丹青情况特殊,禹皇直接将丹青给了折青,并不插手这个孩子的未来。

折青就给丹青制作了软剑,还是跟从前一般,软剑直接束在腰间,没用的时候,就做个腰带,有用的时候,便是杀人的利器。

折青不仅送了一把给丹青,还送了一把备用的给宗童。

“是个实用的好东西,你也试试。”

别总是拿着一把伞当杀人的利器,虽然她不介意经常给她举的伞杀过不少人,但有时候还是觉得毛毛的。

尤其是有一天,宗童被她遣出去办事,回来的时候正好下雨,她要出门,他就自然的给她举伞,然后一路走,她就看见那血水一直滴,和着雨水,淅沥沥的滴在青石板上,然后成了一朵血花,滴答,滴答。

折青:“……”

她打商量:“阿童啊,要不你下次杀完人,先洗洗伞?”

宗童是个听话的好手下,于是下回回来的时候,如果那伞是湿哒哒浸透的,便是杀人后了。

再打开那伞替她遮,她就觉得害怕。

也就是她了。折青想,换个人还指不定会吓死。

她又喜欢穿红衣裳,有时候自己看着湖里的红衣玄伞姑娘,都会惊一跳。

可宗童毫无察觉。他依旧是只要是白日就给她打伞,只要是杀完人,就洗伞。

即便他收到了软剑,也依旧喜欢背一把伞。

折青:“……”

行叭。

进入六月,她忙的很,旱灾越来越严重了,不仅仅是禹国边境需要控制人数进来,就连西域那边,也要开始控制。

这些年跟西域的关系很好,这次旱灾,西域早早的就听从劝导,买了很多红薯回去,反正是饿不死,不过,西域那边就算不是灾年,饿不死的也只有富人,穷人每年都要饿死很多,所以,这一次死的人就更多了,是一家一家的死,大的死了,小的也活不下来。

于是有时候尸体发臭了,也不管,反正黄沙一埋,过几年便成了尸骨。

今年大旱,于是更多的西域人为了活命,便会朝圣一般,经过无数的艰难,在风沙里背着包裹一路走。

远一些的还会在沙漠里走没掉,人也不知道死在哪里了,能活着到禹国的,算是幸运的事情。

于是云州干脆跟西域各国签订了人口输入条约,由云州的人去西域各国挑人,西域的人只要在固定的地方等他们就行。

且阿骨燕作为西域人,如今已经打开了地理天赋,折青的意思是让她从西州回来之后,就回西域一趟,看能不能找到绿洲。

若是能找到,西域跟禹国的联系便能有一个盛大的中转站,对两边都是好事情。

折青正想着阿骨燕,就见她写了一封加急信回来。

说是刚得的两州都发现了银矿。

银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