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星辰陨灭古龙吟(第3/3页)

磅礴的灵气再度从身体里喷出,宁长久嘶吼着,他被陨星压得后退的身影越来越慢,他竟一点点抱着它悬停在了空中。

狩猎星星……

当初的谶语应验到了自己身上,他仰起头,似在问叶婵宫看到了么?

下一颗陨星撞来之际,陆嫁嫁、司命、宁长久一同驱动了全力,他们谁也没再说话,谁也无暇说话,巨量的尘埃掀起狂澜,宁长久将陨星从血肉中撕出,单臂将它压住、掷出!

这颗陨星比宁长久大了何止万倍,但它竟真的被这样推了出去,撞向了后面那颗砸来的星星。

两颗星星在虚境中撞在了一起,毁天灭地的气浪将宁长久的身影炸得飞退,千百万的碎石被爆炸掀飞,无穷无尽的火花在长空中密集四射。

宁长久无力防守,他的身躯被碎石砸得飞退,他所有的骨头几乎都断了,他没有无限的权柄,根本不可能去修补这样的伤势,眉清目秀的少年不见了,此刻向着大地坠去的,更像是一具燃烧的碎骨。

可陨星还有两颗!

崩毁的白银雪宫废墟里,白藏忽然发现,系着脖颈的龙骨锁链不知何时松了下来,与此同时,另一股熟悉的力量正在涌入体内。

那是……尘封?!

白藏仰起头,立刻明白了叶婵宫的用意。

不愿意让其他弟子冒险,于是让我去冒险么……

白藏露出了冰冷的神色,她盯着天空,看着那通天彻地的烈火与遮天蔽日的尘埃,娇小的身躯里却也泛起了难言的悸动。

她一直以来都很平静,但她骗不了自己,叛徒邱月被封印,白银雪宫破碎,维系数千年的信仰在脑海中分崩离析,这等剧烈的冲撞不是故作镇静可以消弭的,她也有力量与情绪需要宣泄!

白藏仰望星空。

星火坠落的空。

她将围巾解下,叠好,随后以灵力驱动身体,化虹而去。

宁长久的残躯上,白藏雪发银裙的身影拦在面前。

“尘封!!”

白藏怒吼。

时间像是回到了千年之前,那时她将猫师父的遗体叼放在数,随后从大树上跃起,跳出了高高的院墙,她在黑夜中狂奔,刀戈声在身后响起,浓稠的夜色里,她立在山丘上,望着远处的大火,不再如猫而叫,而是发出了独属猛虎的咆哮!

彼时夜鸟惊走,百兽避退,她虽还未真正修行,可额上的王字却在熠熠生辉!

她的身体里,自始至终流淌的,都是这样的血啊……

白藏再度怒吼。

尘封的权柄像是怒吼声具象出的音波,在尘埃为海的天空中激荡,她将龙骨锁链从脖颈上扯下,拧成长鞭向前抽打过去!

陨星与之相撞。

这不知是第几次爆炸了。

白藏失去了神国,力量虽依旧顶尖,可依旧难挡陨石,少女的白银长裙被火光吞噬,剥落,冲击力宛若巨锤,将她赤裸的身躯砸下长空,她意识模糊,像是流焰中的雪,随时都要消融。

而这等恐怖的陨星,却也真的被少女阻滞了前行。

白藏紧咬着牙,从万丈高空坠下,破碎的白银被风来带,一点点黏回她的身躯,她手中流淌着鲜红的血,龙骨锁链支离破碎。

她知道自己没能真正拦住陨星。

果子从树上落下,会砸到她的脑袋,羽毛从天空飘下,会落到她的肩膀,这个世界上本就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会把解脱尘封后的陨星重新拽回地面,如果星辰也是生命体的话,这一幕看上去无异于是引刀自戮……好蠢的星星啊……

陨星很快挣脱,利剑般砸向了白藏。

白藏意识到自己可能要死了。

这时,他感觉到有人拉住了自己,那是一个不辨人形的影,他一只手拉着她,另一只手从自己血肉里挖出了金乌,再度放到她的怀里。

白藏忽然有一种,自己是只老母鸡,有只大天鹅拿着颗鹅蛋塞给了,说,天道崩毁,我要出村子去拯救世界了,这颗蛋就托付你孵化吧的荒诞感……白藏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胡思乱想,和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似的。

她抱紧了金乌。

而那只浑身是血大天鹅身影紧绷如弦,向着天空扑棱翅膀,高吟着鹅鹅鹅的绝句,向着象征死亡的星火扑去。

白藏的眼底,天鹅不见了,火光再度汹涌,焰浪扑面,焚烧了一切。

厚重的尘埃云里,无数的碎石拖着焰尾,向着人间砸落。

似烟花的烟迹。

“尘封。”

白藏下意识又喊了一句。

耗损严重的权柄没有回应。

她抱着金乌,向着镜湖坠去。

又一声爆炸在天空中响起。

这一次,她确定宁长久必死无疑了。

银裙在镜湖炸开,滚烫的湖水将她淹没,天空中,宁长久的肉身与最后一道陨星同灭,零碎的神魂被高温的尘埃笼罩,像是火焰中翻飞的蝴蝶。

金乌神国里,地动山摇。

陆嫁嫁境界较低,已在先前的撞击中昏死了过去,司命咬着自己的手腕,强撑一念,以疼痛让自己保持清醒,她的眼中,金乌神国的神柱一根接着一根地崩塌,最后只剩下摇摇欲坠的第五根。

司命的情绪也随着神柱一同崩塌,泪水决堤般淌落,她仰望着天空,嘶声呢喃:“骗子……”

司命想起了天竺峰上的一幕,他抱着濒死的自己,等到了暴雨之后,通天月光从天而落。

可自己现在又能等到什么呢?

哪怕是师尊也救不了他了吧……

司命跪坐在地,长发如流淌的水银之河,她的双手死死陷再神殿裂开的地砖里,指甲盖一片片地翻开,鲜血横流,她却浑然不绝。

正当司命也要昏死过去时,不知是不是幻觉,那片覆盖天空的尘埃海洋里,蓦然响起了一声古重悠长的龙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