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七零重生奶奶(01)

停顿一下又说, “她让你们放心,等放假,会回来看你们。让你们别担心她, 我看那丫头身体还没有复原,小脸卡白卡白的, 没一点血色。那手救人时肯定是伤着了, 用蛇皮袋装着衣服, 都背不了, 一直是拖在地上的。

就是拖着,我看也没啥力气。

幸好上面特许她留城,要不然那两只手没有力气使不上劲,下乡了怎么做农活。一点都做不了。”

看门大爷一点也不见外,一个人吧嗒吧嗒的说了一大堆。

棉纺厂是几班倒, 此时下班的工人经过大门口, 听大爷那如喇叭的声音一说,都听到了。

有熟悉杨家的人已经开始与工友啧啧出声:

“清丫头是故意的吧,趁全家都不在家里, 不顾身体不好,匆忙搬家。”

“那可不, 换做是我也悄悄的搬。那是什么父母,一点也不关心孩子, 不是骂就是吼,一点也不像亲生的。”

“对呀,各自把前面两个孩子当宝。清丫头就是根枯稻草,想怎么捏咕就怎么捏咕。”

“以前小的时候, 清丫头多活泼一孩子, 见人三分笑。可慢慢长大, 慢慢的变了,变得不怎么说话也不与各家的孩子玩闹,上下学也总是一个人低着脑袋,驼着背,暮气沉沉,一点也不像个孩子,反而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看着怪心疼的,清丫头不说话,但勤快,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做作业,是做家里的活。家里的活大半都是清丫头做的。那大的两个连油罐子倒了都不带扶一下。”

“对呀那两个就是家里的大爷姑奶奶,有亲爸亲妈疼。可怜的清丫头,爹不疼娘不爱,可怜哟。”

“别说了,一家子,就清丫头最好,当然建华小子也还行。其余的,一个比一个薄情寡义。”

“……”

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杨家夫妻根本不知道是谁说的自家闲话。

杨家老爷子与杨家老太太的老脸漆黑。儿媳妇偏心,心长偏了,他们管不着。但自家这个蠢货,他们真是想捶死他。

一点也不像自己两口子,蠢得没边。

脸色黑的能滴下墨汁的二老,甩开儿子儿媳一家四口,大步的朝前走,生怕被人划为那一家子蠢货一堆。他们可丢不起这人。

他们两人真是命苦,怎么生了这么一个蠢货。蠢的死,亲生闺女不疼,还使唤上。

真以为他是什么封建社会的大老爷大地主啊。

二老摇摆着脑袋走了。

留下难堪的一家四口,只是四口中的杨建华可不觉得自己是蠢货,蠢的是爹妈。他可不蠢,都是他们的孩子,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这可以理解,但不能偏的太狠。

他家就是因为偏的太狠而失衡。他的亲姐姐,不只是要读书还要包揽家里大半的家务。他小的时候也做不了,大些了,就帮姐姐做一些,可他终究是男孩子,也贪玩,帮姐姐做的也不多。

但就是那做的不多,也让姐姐有了喘息的空间。有了休息的时间,能做做作业,温习功课。

杨家其余三人脸色漆黑,特别是被杨父抱以期望的老大杨建国,也是一样漆黑着一张脸,整个人心里都觉得不好。

自己怎么被人说成这样,他也没有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老爸要偏心他怎么了,他也没有欺压弟弟妹妹。至于那拖油瓶不欺负他就不错了,仗着有她亲妈在家里,对他一向不客气。

他心里再不明白事,也知道,那两个怎么说也是姓杨 ,与他有一半的血缘关系。

他心里明白的,是外人的永远是拖油瓶,姓杨的不是外人。

只是这些人怎么说的他是吸血虫一样,他一个大男人怎么可能做家务。也不是压榨好吗?

这些人真是吃多了闲的。

此时,天色已晚,杨家人被奚落以后,回到家里,也不可能漆黑的天去找杨清。

回到家里,杨母就摔摔打打,家里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嘴里还叨叨个不停,找杨爸诉苦,“你说那些人是不是闲的,他们的孩子不干家务,还管我怎么使唤我自己个儿的闺女。

我闺女勤快,愿意干家务怎么了?他们纯属嫉妒,嫉妒。那孩子也是,什么时候搬家不好,偏要现在搬家。你说她是不是存心的呀?”

说道这里杨妈气的狠狠瞪了眼丈夫,不知道她是什么结构组成的 ,此时还不明白。

杨爸很无奈,“我平时怎么说的,让你不要一直使唤清丫头,你偏偏不听。家里的活,你恨不得堆给清丫头。那柔丫头就跟咱家的大小姐似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在家里,怎么都不用做。

我跟你说过,姑娘家家的,还是得勤快些。你把柔丫头心疼的,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摘给她。

清丫头呢,感觉不像你亲生的,什么活都指使她做。每晚都忙到半夜才睡,那么大一点点孩子,吃不饱睡不够。你自己仔细瞅瞅,那孩子干巴巴的,没有一点肉。”

杨爸翘着二郎腿说的起劲,杨老太太听不下去了,走到小孙女以前住的阳台房,开灯四处瞅了瞅,阳台房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连张纸片子都没有留下。

该是属于小孙女的个人物品,全带走。不属于她的物品,逼仄的阳台房里,一眼能瞧的明明白白。

整齐叠好的破毛巾被,还有洗的快稀掉的床单,深蓝色的小床单,已经洗的泛成了稀拉拉的白色。

一把只剩下两根的齿子的梳子,放在一边,其余的再也没有了。她不用掀开床单也知道,底下的床是高板凳与旧木板搭成的。

也就是那瘦巴巴的丫头能睡,换一个人都随时要担心床板会被压断。

老太太走出来,一巴掌拍在大儿子的背上,使尽了全身的力气,老太太气的想一把踹死蠢货儿子。

儿媳不是她生的,她管不着。也不愿意管,但儿子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就是这份工作也是他也是她给他的机会。

管自己的儿子,天经地义。

“疼啊,娘。又怎么了?”杨爸也觉得委屈,自己怎么了,怎么就不管孩子了。

“你个蠢货,去瞅瞅,清丫头住的地方。再看看建国他们兄弟俩还有你那继,女,柔丫头住的隔断间。

哪一个不比清丫头住的好,你家破旧不用的毛巾被,旧的不能在再旧的棉被,都是扔给清丫头用。

柔丫头年年有新衣服,可清丫头长到这么大,可有一件新衣服。连把梳子都是缺齿缺到只有两根还在用。那阳台房连张床都没有,就用高板凳与快断掉的木板随意拼起来的。

赶急的时候可以这么用,可清丫头多大了 ,你们就一直让她这么凑合。你呀,真是糊涂。

她也是你亲生的,有亲爹亲妈可却跟没有亲爹亲妈似的。年年我都交代你,对清丫头好点好点,你从来都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