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玄德公之共和(第2/2页)

大汉已经不仅仅只是他刘家的大汉了,大汉也是天下所有百姓的大汉。

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要为百姓负责,为所有人负责。

“而荆州世家繁多,情况复杂,许多郡县根本就不听从他的调遣,他只能够跟世家商讨,通过利益交换,来获得他所想拥有的临时控制权。”

“他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很憋屈,而且已经持续很久了,他已经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我给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未来。”

“虽然没有权利,但也没有义务,可还是能够获得尊敬,也能够自由地做遵守法律情况的任何事情。”

刘备娓娓道来,似乎不仅仅是在说了刘景升的事情,也是将这样的未来摆在所有人面前,陈述着他的理想,阐述着他的志向。

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发愣,刘备所说的愿望,所描述这样的理想之国,其实他们听完之后何尝不会向往呢?只不过,这样的未来要怎么达到?律法尺度?社会生产?社会氛围?

哪个不是问题。

但是在场的人都在思考实际问题时,却有一个人眼睛逐渐睁大。

陈琛没有想到刘备竟然在这个时候,用这种方式,来向自己说出了他的心声。

如果说刘备跟自己的志向刚好重合了,他所想的,和自己所想的,没有任何预兆的重合在一起。

可这是不可能的,陈琛知道刘备之前的想法。

但是按照目前这个情况来看,应该是刘备摸索出了自己的理想,而在这个时候以他的身份说了出来,为将来自己为实现这个理想提出预案的时候不用承担一些骂名。

陈琛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应该说点什么好。

他陷入了沉默。

玄德公,对他太好了。

或许是因为他们两人相伴走到现在,时间已经太久,而刘备对于陈琛的重视程度又远超他人,他也很努力地跟陈琛多交流,去了解他的思想,了解他的精神。

而就是在这样逐渐接触密切,了解越发增多的情况下,刘备发现自己似乎被陈琛的这些思想,他的有趣的灵魂所吸引。

他发现自己或许也很适合这条道路。

有意思。

如今最有希望登上大汉皇位的男人,竟然有可能是这个时代里最具有未来共和精神潜质的人。

又因为这样,刘备更喜欢主动去找陈琛聊天,去了解他的更多更深入的思想。

并且在某些有意试探的情况下,他发现陈琛的一些想法和制度,能够让如今的大汉朝着那条路变得更好。

而这样的想法和制度,似乎对刘备自己也是一种解放。

刘备是一个聪明人,他不可能不知道陈琛如此先进和具有前瞻性的思想,会有可能威胁到属于大汉皇室的地位,改变了皇权至上的格局。

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包容,选择了理解,他选择自己在深夜时思考,思考这样的未来自己能否接受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又能够获得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否让自己的理想达成。

他的理想是当初的,若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还是到了后来成为一方之主之后,心中所愿的庇护大汉百姓远离苦难?

或许不需要言说太多,他自己都知道答案是什么。

毕竟如果真的天下人都信服皇权至上的话,那那么多年,历任皇帝又何苦费那么多的心思在证明皇权上呢?

所以他选择在今天将这个话题抛出来,让陈琛明白自己的态度,让他能够放心的继续发挥出他全部的实力。

就像当年他请求陈琛成为自己的谋主时,所说的那些话。

他刘玄德,必然不负陈长生。

刘备继续说着自己和刘表刘璋的来往。

“所以景升兄最终会给出我这样的承诺,因为他在和世家相互制衡的路上已经觉得累了。”

“至于季玉。”

“其实他本人并不是很愿意接受,来自他父亲的这一份事业,他并不是一个很喜欢和世家交际的人。”

刘备继续说道,其实在跟刘璋相互写信的时候,他俨然成为了刘璋极为信任的老大哥,一位人生导师。

要深入的了解了刘璋的想法,对他的心灵进行了安抚,对他的现状进行了指导,而这一切都是无私无偿的。

可以说现在在刘璋的眼里,刘备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能够理解他的人。

“当初族叔奔赴益州,和益州当地的世家进行了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并且他们可能还进行了一些我们并不知道的协议合作。”

“然而季玉身为三子,其实他并不愿意去接受这份事业,可是他的大哥和二哥都在洛阳当质子,当时董卓之乱之后,他大哥和二哥就失去了踪影,所以只能够由他来继承。”

“相比于亲手平压荆州的景升而言,季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对于他来说,益州可能只是一个烫手山芋他希望能够用益州向我换取一个平稳安定的生活,不需要烦恼,不需要忧虑,轻松快活。”

刘备又叹了口气。

其实在他看来,他会理解陈琛的想法,也得益于他跟刘璋的交流。

如果未来大汉的继承人们都跟刘璋一个样子,那大汉的未来还真的能有未来吗?

他能够确保将自己未来的孩子教育好,但是他能够确保自己未来的孩子能够将他们的孩子教育好吗?

在传承这方面上永远都存在着未知数。

“我愿意答应季玉这个条件,如果能够让我们都付出一点点,来换取平和地接收益州。那从战士们和百姓们的角度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至少避免了战乱和消耗。”

刘备说完这个,在座各位都点了点头,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是极好的,只不过是养一个闲人而已。

当年大汉养的汉室宗亲可没在少数,而且刘备还说了要一切都在律法之下,遵纪守法的闲人,可不算威胁,顶多算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