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糖糖糖

空气仿佛凝固。

两人盯着对方, 林秋曼懊悔不已,大脑跟不上说话的速度真要命,她尴尬道:“奴说错话了, 该掌嘴。”

“滚。”

林秋曼乖乖地退到屏风后, 规矩起来。

李珣缓缓起身走出来看她,问道:“你服不服?”

林秋曼点头, “服气。”

一旁的老陈自豪道:“我家郎君博览群书,见多识广, 但凡常见书籍, 几乎是难不住他的。”

这话林秋曼是不信的, 嘀咕道:“倒也未必。”

老陈耳朵尖, 问道:“小娘子不信?”

林秋曼:“不信。”顿了顿,“奴随便说一个, 殿下肯定不熟悉。”

李珣不信这个邪,“你且说来。”

林秋曼挑衅地抬头望他,轻蔑道:“女德, 女戒。”

李珣:“……”

刚刚老陈还夸赞自家郎君博览群书,结果下一瞬就被打脸了, 他汗颜道:“女德女戒估计郎君不熟悉。”

林秋曼抿嘴憋着笑。

看到她那样子, 李珣不由得想起春日宴上被坑的裴六郎, 指了指她道:“狡猾。”

林秋曼挑眉不语。

李珣又道:“是你自个儿说要把《陈律》背得滚瓜烂熟的, 我给你两日, 若做不到, 便自己来领罚。”

“可。”

“回去吧, 明日不用来了。”

林秋曼告辞离去。

待她走后,老陈犯嘀咕道:“这人当真跟机灵鬼儿似的,头脑灵活, 狡猾嬗变,一张破嘴可会噎人了。”

李珣:“是不是比一般世家贵女有趣得多?”

老陈:“确实要活泼一些,不过郎君何苦这般逼她背《陈律》呢?”

李珣皱眉道:“熟读《陈律》能让她少给我惹祸。”

老陈不由得笑了,调侃道:“郎君良苦用心委实不易。”

之后两天林秋曼《陈律》不离手,硬是费了心思把十二篇都背了下来。

她原本不笨,就是懈怠犯懒,如今被李珣刺激,定不能叫他轻看。

而李珣在近些日则忙碌纷繁,正南门毕竟太远,他都是回的王府。

眼见中秋快到了,十五那天晚上汴阳城里会放花灯,到时候全城百姓都会聚在一起。

每逢遇到重大节日,京兆府都要提前布局治安防控,以防意外。

林秋曼还以为他把这茬忘了,结果人家记性好得很。

再次来到隔壁院子,老陈已经备上茶水,并笑眯眯道:“中秋快到了,这是郎君从宫里头带来的小饼,小娘子可尝尝看。”

食盒里的小饼玲珑精致,颜色造型很是抢眼,每个盒子里有五只,共计十二种口味。

老陈说戳了红点的是甜口,其他的是咸口。

这个时候还没有月饼一说,林秋曼对月饼是没什么兴致的,只觉得齁甜。

不过人家盛情款待,她也不客气,净完手,挑挑拣拣地拿了一个咸口的来尝,里头的肉蓉很是酥香,有淡淡的胡椒味,颇合胃口。

林秋曼不由得赞道:“到底是宫里头的东西,好吃。”

老陈:“小娘子若喜欢,一会儿便给你送过去。”

林秋曼毫不客气,“那敢情好!”

吃完一个饼,再喝了半碗茶,李珣才从厢房出来。

林秋曼起身行福身礼,他瞥了一眼桌上的残渣,明明是给她带的,偏要嫌弃问:“你没吃晚饭么?”

林秋曼回怼道:“奴小门小户见识少,宫里头的东西,就算吃不下了也得硬塞一点涨涨世面。”

李珣:“……”

吃货!

见她没带书,他又问道:“你的《陈律》呢?”

林秋曼一脸自信,“奴已经把《陈律》背得滚瓜烂熟,无需用书了。”

李珣半信半疑。

林秋曼:“殿下可抽查。”

李珣:“那便从《断狱律》往前背。”

林秋曼喝了口茶清嗓子,不再像先前那般插诨打科,而是正正经经把《断狱律》背了下来。

她背着手,踱着步,咬字清晰,思路明朗,从容不迫。

李珣坐在太师椅上,看她不紧不慢,认真又专注。

正厅里的仆人虽听得不太明白,但都觉得很了不起。

到底是读过书的官家娘子,光那气度和自信,就比一般娘子不一样了。

林秋曼背完《断狱律》,接下来是《捕亡律》,再接着《杂律》……条理清晰,字正腔圆,叫人挑不出错来,可见是费了心思的。

李珣很满意他的调-教成果,坐在正厅里听了莫约半个时辰,才不声不响地去了书房。

老陈笑道:“小娘子了不得,歇会儿吧。”

林秋曼探头问:“殿下,奴歇会儿可行?”

李珣没有回应,老陈赞道:“看来小娘子是下了功夫的。”

吴婆子拍马屁道:“读过书的娘子就是不一样,光那气度就已经让一般的娘子自愧不如了。”

林秋曼正色道:“女子就应多读书,肚子里有墨,则能明事理,辩是非,通晓大义。”

老陈抱着手,似想起了什么,叹道:“小娘子这番话倒让老奴想起了昭妃娘娘,当年她在京中可是有名的才女,饱读诗书,品格高洁,对郎君谆谆教诲,郎君能有今日的成就,她功不可没。”

那吴婆子想是王府的忠仆,黯然道:“一眨眼,昭妃娘娘已经去了好些年,她若还在的话,今儿必然会给郎君好好过个生辰的。”

林秋曼颇觉诧异,“今儿是殿下生辰?”

两人沉默,似乎都有些忌讳。

老陈偷偷地往书房的方向看了看,小声说道:“自从昭妃娘娘去世后,殿下是从来不过生辰的,每年都是冷冷清清,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林秋曼好奇问:“为什么呀?”

老陈闭嘴不语。

林秋曼后知后觉的回味儿过来。

关于皇室的八卦,市井中也是有传闻的。

晋王生母本是掖庭罪女,却被武帝见色起意宠幸,若说她无孕的话,估计还能多活些时日,遗憾的是揣了崽。

事后武帝懊悔,觉得耻辱,但又不能杀子,便任那罪女将其生了下来,之后被定了以色惑君之罪赐死。

晋王忌讳生辰,想来也是视出生为耻辱的。

不过林秋曼理解不了那种矛盾又复杂的情感,毕竟任何人都决定不了自己的出生。

吴婆子起了心思,试探道:“小娘子手艺好,不若你给郎君做碗长寿面送去?”

林秋曼犹豫道:“万一他打我怎么办?”

吴婆子忙摆手道:“小娘子只管放心,郎君从不打女人,就算有时候我们这些下人做错了事,他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只要不是太出格,不会轻易动怒。”

林秋曼很是怀疑,都说他的生辰是忌讳了,她还去触逆鳞,万一李珣不顺心把面碗扣她头上,那就尴尬了。

莲心巴不得自家小娘子能得晋王青睐,蠢蠢欲动道:“小娘子试试吧,咱们这么多人在场,他再苛刻,应该都会给你留几分颜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