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第4/22页)

齐晟第一次看到我写的字时候,半晌没说话,然后指着纸条面无表情地问我:“你这是写得什么?”

我一时不知道他是嘲笑我字写的烂,还是不认识这些简笔字,想了想,才答道:“这叫简笔字,是你们用的繁体字的简化体,你不觉得这样的字更简单易学吗?”

齐晟仔细地看了看我写的字,不置可否,却是说道:“以后别写这样的字,叫人看到了不好。”

我点头应了,可等下一次写的时候,还是下意识地就写了简体字。

如此几次,齐晟便怒了,也不在软榻上躺着了,起身走到我身边亲自监督着我。

85章

我抓着毛笔立在那里,笔尖上的墨汁都滴下来了,也没能写出一个字来。

齐晟斜着眼瞥我,问:“怎么了?”

我脑门子上都冒汗了,吭哧半天,十分不好意思地答道:“不会写。”

齐晟纳闷:“不会写什么?”

我摸了把汗,答:“繁体字,没学过,不会。”

齐晟诧异地看着我:“你刚才读得时候不是都认识吗?”

我答:“看着模样都觉得眼熟,就蒙着念了,秀才认字认半边嘛”

齐晟看着我,终于无语了。

从那以后,我就又多了一个活,齐晟坐着批折子的时候,我就在一旁站着练大字。如此以来,我每日里大部分时间都要待在大明宫,有的时候齐晟政务繁忙,我还要跟着一同加班到深夜,顺便也就宿在大明宫了。

我初步算了一算,自己眼下除了担着后宫大总管的差事,还干着机要秘书与生活助理的活,时不时地还要陪一陪睡……我这也算是身兼数职了。

劳累之余,我越发地思念起江氏来,想江同学可真是个有追求有最理想,踏实肯干的好同志,她若是还在大明宫的话,齐晟许就不会这样把我当牲口使了。

五月里,来自江北的奏报忽地多了起来,大部分都是来自军中。我隐约感觉到齐晟对北漠动手的时间快到了。

一日,我陪着他加班到了深夜,待又床上和他做了一番体力活之后,这才趁其不备地说道:“我想回兴圣宫。”

齐晟气息还有些不稳,过了片刻才问道:“为什么?”

我用薄被掩住了胸口,抬起身来看他,答道:“因为我是皇后啊,得统领六宫啊,整日里待在前朝算什么事?昨日里黄氏与李氏因为两匹布吵起来了,想找我评理呢,结果被人拦在大明宫外愣是没进来。两人转身又哭着去了太后那里,这才把布分利索了。”齐晟侧着头静静地看我,我毫不避让地和他对视。

没一会儿,我却忍不住笑了出来,伸手推了推他,笑道:“练什么对眼啊,帐子里这么黑,连个眼神都看不清,媚眼都白抛了”

齐晟也闷声笑了起来,将我拉倒在他的胸口上。他的胸膛宽厚结实,因为在笑而微微震动着,好一会儿,这震动才停了下来,又过了半晌,才听得他低声说道:“我要去打北漠,这是成祖的遗志。”

我身体不受控制地一僵,胸腔里的心脏却是激烈地跳动起来。为了不被他察觉,我连忙用手撑着他的胸口,微微分开了两人贴在一起的身体,涩着嗓子问他道:“你要亲征?”

齐晟没说话,却把手掌轻轻地覆在我的背心处。

我的心脏跳得如同擂鼓,偏生身子不敢移动丝毫,只能任他温热干燥的手掌贴在与我的心脏只隔了一层骨肉的地方。

昏暗之中,隐约地看到齐晟的嘴角好似轻轻地勾了勾,随后缓缓说道:“别怕,万一我回不来了,你就扶持着灏儿登基,正好全了你做太后的念头。”

明明是玩笑似的语气,可这短短十多个字,却字字都似闷雷一般炸在了我的心头上。我的心脏还没出息地擂着鼓,大脑上的每一根弦却都是绷成了钢线一般,下意识地干咽了一口吐沫,就琢磨着得说出几句什么来好好表白我的忠心。

黑暗中,他的视线像是无形的利剑,简直能直接洞穿人的灵魂。

我张了嘴半天也没能出声。

他说这话显然不是临时起意,那之前叫我大明宫陪他处理政务,算是试探,还是岗前培训?

而他现在又需要我什么样的答案?

这样思考着,激烈的心跳却是渐渐地平复了下来,我镇定地问道:“若是老九不服怎么办?”

齐晟轻巧巧地吐出一个字来:“杀。”

86章

嗯,回答的真是一贯的言简意赅啊!

我崇拜地看着他,惊叹道:“好主意!果然好主意!问题是……怎么杀?”

齐晟又笑了,用手轻轻地抚着我后背,答道:“我帮你杀,在把权杖交给你之前,我会替你把杖柄上的棘刺都除了。”

我心中莫名地一惊,面上却强撑着笑,轻松说道:“嗯,不过,你可别把整根权杖都给我打磨的光溜溜的,那样抽别人也不疼了。”

齐晟想了想,点头:“好。”

我觉得不管他信不信,这会子怎么也得给他煽煽情才好,于是便将头埋进了他的怀里,憋了半天气后,哑声问他道:“不能叫别人带兵去吗?”

齐晟的手顺着我的脊背缓缓往上,摸了摸我的发顶,然后又用手指随意地绕着我鬓角的一绺头发,轻声答道:“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了。”

他说的倒是实话。

同成祖一辈的老帅们基本上都已经被阎君请去和花酒了,就是有那么一两个落下的,也都七老八十指望不上了。

子一辈里,杨豫有帅才,却不能用,张翎前一阵子刚被齐晟拉下了马,剩下的薛家莫家之流,猛将倒是不少,但是却都挑不起主帅的担子。

至于孙子辈上,都还太年轻,大多是孔武有余而谋智不足,又无资历,更不敢用。

算来算去,倒还真是齐晟自己最合适。他幼习兵法,有很高的军事天分,深得成祖喜爱,亲自带在身边教养。爷孙俩闲暇之余除了对着沙盘推演战法之外,时不时地还要带着人马去西胡草原上实践一把,很遭草原人民的痛恨。

直到后来先皇继位,草原人民这才过上了安生日子。

先皇是个文化人,一心只想发展经济文化,虽然碍着成祖的面子不得不立了齐晟为太子,心中却是不大瞧得上他这种好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