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玉成(二)(第2/3页)

春杏笑咯咯的道,“周大哥对三姐还真不错,上次大姐还说,大雁不容易捕捉,宜阳的大部分人家都用鸡鸭鹅三禽取代真雁,没想到他竟然弄到了真大雁。”

李薇点头,可不是呢。

两姐妹进了里院,把虎子放下,一人牵他一只手,不约而同的舍西向东,去春柳的房间。

此时春柳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只纳了半截的鞋底子,听见二人的声音,欲拿针纳鞋底儿,却发现手中的线已到了底,便在针线箩筐里胡找着,春杏和李薇已进了屋。

看她的模样,两人相视而笑。

李薇丢开虎子的手,坐在春柳对面儿,笑嘻嘻的把在前院所见详详细细跟春柳说了,“三姐,周大哥家行事好象还很正重哦!”

春柳双颊飞上一丝红晕,瞪了她一眼,“你懂什么?!”

春杏把虎子抱在椅子上坐好,也笑着坐了下来,笑嘻嘻的看着她。

春柳一个个敲她们的额头,唬着脸儿训斥,“别一个个没正形的。该干嘛干嘛去。”

李薇与春杏忙收了笑,各自找了本书,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

前院儿李海歆与周府的老管家相识甚欢,何氏原本就是托贾媒婆在中间牵线的这事儿,两人自然也是乐和融融的。

周家纳彩问名之后,何氏想起春桃原先说起的要找帮工妇人来,本想给春桃说说,让她应了那家人,却没想到,她在第二日带着孙氏母子过府来。

这母子二人皆带着包袱,何氏惊了一下,忙让李薇把孙氏母子带到偏房,领着春桃进了厅里,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春桃叹了口气儿,又气又笑的,“小玉啊,前些日子跟我去赴了两回宴,结识了几个官家富家小姐,看那些小姐出入,个个都带年轻伶俐的小丫头,她就动了心。先在我和石头面前隐晦提过两回,我们都清楚她的想法,但是没应。石头一个月的俸禄柴米薪炭折合起来,也就十两左右的银子。家里人又少,没必要再养两个丫头。可,前天方府的小姐和佟府年哥儿表妹请她家去玩,回来后,她就显得不高兴,晚饭的时候,跟石头说,要买两个丫头。石头不应,她连晚饭都没吃,便进屋睡了。昨儿一天窝在屋里也不出门儿。我去给她送饭,她……唉,算了,不说了!我婆婆就这么一个女儿,疼得很,让她跟着我们受了委屈,回头又让婆婆心头堵,我就让人去挑了两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有了这两个人,这孙家母子在那边儿就闲了些。春柳的大事儿得有好一阵子忙活,先让他们过来给娘帮几天忙吧……”

何氏一边听一边皱眉,听到最后,叹了一声,拍春桃的手,“行了,你也别堵心了。小玉还是个孩子呢,一时想不通跟人家攀比上了,也是有的!”

春桃有些无奈的笑笑,点头,“嗯。我知道了!”

何氏看她虽然答应,但面色仍是不太好看。便道,“自古姑嫂难相处。这吃亏让步的都是做嫂嫂的。你呀,嫁到石头家这么些年没受过什么气,也是你的福气,这回也别跟她小孩子家家的一般见识。小玉还能在家里留几年?!再说了,她也不是那种挑事儿的孩子。”

春桃侧耳听听了外面的动静,悄悄的向何氏苦笑,“娘,你可不知道。自打石头派了官,她变了可不少呢。现在,在家里张口闭口这个小姐,那个小姐的……吃穿用度上也似是讲究起来了。”

何氏叹道,“老话都说,人随势变,现在石头是县官老爷,她是正经的官家小姐,心里头有些想法,也是可能的,你别钻那牛角尖子就行了。”

春桃“嗯”了一声。这时李薇和春杏带着虎子和赵瑜在后院玩了一会儿,转到前院去玩那秋千,四人笑得响亮,赵瑜不停的喊着,“四姨姨,小姨姨……”

她又感叹道,“要说小玉和春杏梨花是一样的年纪,怎么我瞧着小杏和梨花这么些年一点没变,还是在李家村的那副纯朴模样,怎么她就突然变了呢?”

何氏笑着拍打她一下,“那能一样?石头再大的官儿,对梨花春杏来说,那是姐夫。与亲哥哥这层关系还差一道呢!再者说了,咱们家虽然贫,可自打你佟婶婶去了后,留下那么点钱财,你们几个也没亏着。后来年哥儿舅舅认了他,好东西也送过去不少,还有年哥儿这些年儿给送的,你们姐妹几个虽没吃到多好,穿到多好,到底是开过眼界的……”

春桃笑了笑,“兴许就是这样吧……”

送走春桃后,何氏给孙氏母子安排了房间,让他们不着急干活儿,先熟悉熟悉环境。

等这些都安定后,春柳三个才围着何氏问春桃为何把这母子二人送来。何氏大略把那边儿的情况说了说。

三姐妹同时皱了皱眉头,最终却没一个人说话。春柳闷了好一会儿,叹息,“娘说的对,凡事大姐让着些吧。再说,姐夫的俸银虽然不多,养两个小丫头还是养得起的。”

何氏点头笑,“嗯,你呀,能想到这上面儿,娘就放心了。周小姐脾气还不如小玉呢,你嫁过去,要事事让着她才行!”

春柳微不可见的点了头。

春柳成亲,李家今非昔比,宜阳城内一应的规矩也要比李家村的婚嫁风俗更繁琐庄重一些。嫁妆丰厚一些自不必说,单是陪嫁的各种衣衫绣品,也各有各的名目,春柳针线活本就一般,请绣娘价儿实在太高。

何氏便想起吴旭娘来,跟李海歆商量,春兰婆媳两个在乡下也住了有两个多月了,接她们回来,让春兰帮着春柳做些荷包香囊之类的小物件。再让吴旭娘指点着春柳把嫁衣绣了。

至于李家村的鱼塘,吴旭一直舍不得丢,可何氏与李海歆都觉得两头扯着不行。想趁这回这婆媳二人进城,把这事儿再说说。

※※※

自春柳与周濂亲事敲定,周荻便再没来过李家,倒是一日一封书信差小丫头送过来,信中是满篇的抱怨,周濂如何如何不让她出门,如何如何让她抄写女训女戒,往日里她只要一餐不吃饭,周父便放她出门儿,可现在,她爹也与哥哥一样,任她怎么说,哪怕是绝食一整天,也不理她。害得她没招数可使,又无聊的得要死。

让春柳帮她向周濂求求情,早些放她出来,她保证以后说话行事有度,绝对不会再乱说话等等。

言语之间可怜兮兮的,让人几乎能透过书信看到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正对着几人一眨一眨的。

春柳把书信看了看,便放在一旁,并不多说话。李薇和春杏回信时只好写些家里的闲事、春杏的桃花粉制的进度,或者从书上看来的一件趣事儿,一个笑话,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