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突生变故(第3/3页)

阿鸾不知李淑妃还打过这个主意,见李淑妃没了吩咐,转去见母亲去了。

李淑妃独自一人,由孙女儿又想到了现在的太子妃陆氏:【他们还是要先有一个儿子的好。】

~~~~~~~~~~~~~~

“我要是能生个儿子就好了。”太子妃对母亲吐露了心声。

陆夫人安慰她道:“你们还年轻,不要着急,这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坏在了操之过急上。儿子当然要,太子才是你的根本。”

“可是……多么好的机会呀!”太子妃难过地说,“兴许是报应,听说良娣生了女儿的时候,我还暗自庆幸,哪知道自己也……”

陆夫人道:“人之常情。我还是要告诉你,不管是谁生的,都是你的孩子,自己先不要划了界限。”

太子妃点点头,问道:“三郎现在在哪里?”

陆夫人道:“还在读书。我看殿下不是个纵情声色的人,你不要疑神疑鬼。”

“没、没有的。”

“没有就对了,有自己的孩子是件好事,要把孩子照顾好。嗯?”

“我知道该怎么做。嗳,我只怕让三郎失望了。”

陆夫人道:“有什么好失望的呢?”

母女俩絮絮叨叨闲聊的时候,桓嶷也处理完了手头上的事情,琢磨了一下,还是来看妻子。陆夫人笑对女儿说:“瞧,殿下来了。”对桓嶷一礼,悄悄地退了出去。

太子妃见到桓嶷就哭了:“三郎。”

桓嶷很慌张:“嗳,你别哭呀。这时候哭对眼睛不好。”他对女性知识有一些贫乏的了解,皆是拜生母当年在掖庭的时候闲话所赐,具体道理他也不懂,也不需要懂,更不会去研究。现在看到了,不由脱口而出。

太子妃抹抹眼睛:“嗳,不哭,不哭的。我只是想为你分忧,后嗣的事情定了,大事就算定了一半儿了。”

桓嶷道:“不急,总有解决的办法的。”

太子妃变得哭笑不得:【真是个笨嘴拙舌的人啊,安慰也不是这样安慰的。】心却渐渐踏实了起来。

桓嶷跟太子妃说了一会儿话,看妻子慢慢情绪稳定了,还当自己真是个会安慰妻子的好丈夫。对太子妃道:“你好好休养,养好了身子才能说别的事情。”

太子妃不大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他来回讲,问道:“三郎近来忙些什么呢?不要太累了才好。”

“累不到我的,”桓嶷叹息,“我只要让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就好,现在朝廷大事是选拔人才,我的大事是带好弟弟。”

“四郎怎么了?”

“阴阳怪气。”桓嶷将桓岳挑剔了一遍,“就为了自己痛快,现在好了,自己又进去了。将阿爹还气坏了,每每见到我们兄弟,必是孝开头,以孝结尾。”他们还得变着花儿的去向父亲表忠心,要换着词夸桓琚是个好父亲。年长些读过书的就算了,年纪小一点的两三回就没词了,还得他帮忙想词儿。惨!

最惨的是回到京城之后,桓琚终于想起来还有一个小儿子也死了,又念叨起十九郎来了,都这个时候了,到哪里给他再找一个十九郎去?

“我让人告诉宋奇,王、李两家甭管闹出什么事儿来都先压一压,不要报上来了。免得又生事端。”

太子妃越听越同情,道:“都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耐心些会好转的。看看满朝文武,天下才俊,心情还不会好吗?”

桓嶷道:“我现在就盼着有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被圣人看中,也好救救我。”

太子妃终于被逗笑了。

桓嶷道:“别笑,巧言令色的我也认了。”只要别再让他那么心累受折磨。

太子妃笑得更厉害了,一扫之前的阴霾。丈夫肯与她交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他们都还年轻,孩子还可以再生的。太子妃道:“等我出了月子,去淑妃娘娘那里看看,我就不信,后宫里挑不出一个巧人来了。”

太子妃的主意打得挺好,出了月子即与李淑妃商议,看宦官里有没有能言者,好陪桓琚说话。李淑妃也答应了,正在挑选的时候,却又被打断了——桓琚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