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默契

陆晚晚当然不会去宁家为陆锦云求情, 更不会求到谢夫人头上。

谢夫人真心待她, 她的真心可不是让她去给陆锦云求情用的。

陆晚晚回到院里, 让月绣备马车。

她要带陆倩云出门。

沈盼道:“她长这么大, 还没好好在京城逛过, 去逛逛也好。”

陆晚晚温柔地看了眼陆倩云,这个妹妹对自己很好, 同她如亲生姐妹般亲昵。

她很享受这种姐妹亲情。

“我想带三妹妹去看大夫,看能不能治治她的哑病。”

沈盼神情慌了一下,差点打翻茶盘。

陆晚晚反手将茶盘托住, 疑惑:“三姨娘,怎么了?”

“没有, 可是她病了这些年,还能好吗?”

“既然是后天病哑的,那肯定会有法子的,我听说京畿有位大夫,妙手回春,我想带倩云去碰碰运气。”

“可是……”沈盼犹豫。

陆晚晚不解:“三姨娘, 你不想三妹妹早些好吗?”

沈盼解释:“怎么会?只是怕又是空欢喜一场。”

“空不空欢喜倒也罢了,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陆晚晚牵起陆倩云的手, 轻声安慰她:“三妹妹放心,姐姐一定会将你治好的,迟早的事。”

陆倩云眼眶一红。

乍暖还寒时节,京郊的天灰蒙蒙的, 空气中漂浮着寒冽的气息。郊外比城里空旷,马车行驶在官道上,伴着道路两旁枝上栖息的鸟儿,比在府上更快活。

当年宁夫人害病,陆晚晚曾去过那大夫的医寮,循着记忆的方向驾车而去。

没多久,眼前出现一片围起来的林场,像是哪家的私人林场。

“小姐,前面没路了。”

陆晚晚困惑,她记得是往这边走的。

她说:“倒回去,看来是我走错了。”

车夫得令,勒转马头。

方才转过身,林中忽的飞出一支利箭。

锋芒毕露的箭头闪着寒光,直奔马腿,刺了个透穿。

马儿吃痛跪了一步,车夫一时不察跌落到地上。

一队人马从林中呼啸而出。

领头的是个小姑娘,她还背着弓,欢呼雀跃,笑声就跟银铃似的:“我射中啦!二哥,你的那只西域白玉杯是我的了。”

马儿受了惊吓,忽然站起来,四下狂奔。

陆晚晚姐妹俩被颠得左摇右晃。

“发生什么事情了?”陆晚晚慌了慌神。

月绣打起帘子看了眼:“糟了,马夫跌下车了,马跟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射箭的小姑娘见马横冲直撞,骑马立于一旁乐不可支:“好,再转两圈。”

她身侧是一位锦衣华服的男子,束着白玉冠,一身贵气逼人,令人不可直视,他手中也有弓箭,他道:“差不多就行了,里面还有人,可千万别伤着人了。”

“伤两个人算什么?谁让他们倒霉打这里经过。”少女不屑地仰面。

陆晚晚被颠得天旋地转,眼前直冒金星。

“啊?小姐,咱们现在怎么办?”月绣惊慌失措。

陆晚晚脸色发白,极力撑起自己:“跳车。”

“跳车?”月绣觉得不可思议:“马跑得太快了。”

陆晚晚扶着陆倩云,说:“前面有山崖,万一它往崖下跳了怎么办?跳车虽然危险,可至少能保命。”

一口酸水反到了喉咙。

她顿了顿,又说:“等会儿我先跳,你们见没了危险再下来。”

围猎众人看着马儿连连撞到好几棵树上,纷纷抚掌大笑,压根没意识到人命可贵。

陆晚晚艰难地挪到车门,打起帘子看了眼两旁飞快掠过的景致,吓得打了个哆嗦。

她一闭目,一咬牙,纵身往车下跳。

这时,林中又冲出一队人马。谢怀琛着紫衣,冲在最前头,他光影般掠到马车旁,在她坠地的一刹那,俯身伸手一捞,揽住她盈盈不堪一握的腰。

陆晚晚只觉身子一空,腰像被铁紧紧箍着一般,透不过气。她被向上一带,猛地撞进一个宽阔的胸膛。

她吃痛,一抬眸。

谢怀琛闻到幽幽的发香,一低头。

两人顿时离得极近,脸对着脸,眼对着眼,呼吸相闻。

谢怀琛雄浑温热的气息喷洒在她面上,一把火从她的耳根烧到脸颊,热气腾腾。

方才的恐惧感荡然无存。

“小公爷?”她喊了声。

声音中带着惊魂甫定后的颤抖。

她身上散发出幽幽暗香冲击着谢怀琛的嗅觉,淡淡的,若有似无地萦绕在他鼻尖。

他看到她轻轻发颤的睫毛,仿佛受惊的羽蝶。

喊他的时候委委屈屈的小模样,心下顿时一软。

他别开目,喉头滚烫,嗯了声。

谢染纵身一跃,跳上马车头,勒紧缰绳,御马而行。

不多时,便将马车稳定了下来。

月绣吓得花容失色,扶起陆倩云下车。

谢怀琛单手揽住陆晚晚,另一手勒住缰绳,停了下来。

他抱着陆晚晚,一个翻身,落地。

“你怎么样?有没有哪里受伤?”谢怀琛问道。

陆晚晚有些站不稳,一手虚虚扶着他的胳膊,脸色苍白地摇了摇头:“我没事。”

“你在这里干什么?”谢怀琛也不挪开,任由她柔荑般的手指攀附着自己的手臂。

她说:“我听说京畿有位神医,是来找他的。”

谢怀琛目光在她身上扫了一圈:“你生病了?”

“不是我,是我三妹妹,她十岁那年落了水,就不会说话了。”

谢怀琛神色微微一松:“哦。”

“琛哥哥。”方才看热闹的少女驾马疾驰而来,她停在谢怀琛身边,居高临下地看了眼陆晚晚:“她是谁?”

陆晚晚认识她。

成平王的小女儿,宋落青。

大成朝的天下乱过一次。

那是十七年前,当时皇上还只是太子。

先皇子嗣众多,子嗣多,纷争便也多了。

先帝在世时倒也罢,十七年前先帝殡天,太子还在江南巡盐。

三皇子联和首辅林如安发动政变,取得镇国大将军陈宣的支持,强行逼宫,假传圣旨,登基称帝。

外则追杀太子。

太子与昌平王、成平王关系极好,他们俩突出重围护送太子逃往西南。西南是南雄侯谢家和德庆候沈家的封地。谢沈两家当时已经联姻,手握重兵,权势极大,以至于西南人只知谢沈两位侯爷,不知天子。

但谢沈两家见太子贤良,礼贤下士,是以拥兵辅佐,一路从西南打回京城。

陵川河将大成王朝一分为二,河岸以南是温玉软香的江南富庶之地,河岸以北是辽阔空远的北方。

大军行至江南允州,大河以北反军压境,双方在此有一场恶战。

昌平王便是在这一场恶战中丧生。

凭着大河屏障,双方难分伯仲,僵持了三月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