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2页)

沉着脸看着郭嘉,戏志才最后几个字咬的格外清晰,让文若以这个状态动琴,这小子今天是不想好好待在这儿了是吧?

这话当然不是说荀彧琴艺不好,相反,自幼爱琴的荀家文若被称之为大家也不为过。

当今名士蔡邕也是爱琴之人,但是连此人在听过文若琴音之后也不得不叹上一句后生可畏,更何况他们这些对琴仅仅止步于君子六艺之上的普通人。

昔神农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若是文若心情好,那琴声便是如水般清润明澈,便是听上个三天三夜也不会腻歪,但若这人心情不好,那就绝对不能让这人碰琴。

一位琴艺大家,按理说就是胡乱拨动也会是让人心情舒畅的音调,但是,文若真想折腾人的话,好好的曲子在他手中简直会让人怀疑这人是不是从来没有碰过琴。

原本悦耳的曲子,虽然弹琴的手还是那般莹白修长,但是其中的杂音却让人恨不得堵上耳朵——不是一般的难听。

看着暗中打机锋的两个人,荀彧勾了勾唇角,什么也不说率先朝着里面而去。

这么些年来从来没有在人前表现出武力,最多也就是转一下琴音让这些好友吃点苦头罢了,如此好打发的自己离当初那个时不时在天道轩接点任务的荀玉越来越远了。

浑然不在意的笑笑,荀彧随手拨了拨琴弦,清亮的宫音自手中流泻而出,未待形成曲调便已经被那双手压弦止音,而后将琴背了回去。

有什么不一样呢,他还是他,只不过比旁人多了一点奇妙的经历而已。

戏志才这府邸以前荀彧没少来过,也就这几年不在颍川不长走动,但是看这熟悉的景象也是身心愉悦。

荀彧知道戏志才是个骄傲的人,和郭嘉不一样,那小子虽然一样的高傲,但是到底年纪小,少年人的锐气在他身上能毫无保留的都显现了出来,不过以他的性子,怕是再年长几岁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是戏志才不一样,这人的清高傲然文人风骨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收敛,渐渐变为一种极为淡然的名士气度。

如此,也更让人难以捉摸,至少在荀彧眼中,戏志才再也不是那个刚认识时还能逗逗的青涩少年了。

默默转头看着正在说些什么的戏志才和仰头满脸不甘心欲辩解什么的郭嘉,荀彧遗憾的叹了一口气。

看吧,连以后大名鼎鼎的鬼才郭嘉在他手里也只能节节落败,他没事儿还是收敛点为好。

作者有话要说:令君(遗憾):人太聪明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